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3.
4.
本文提出了一个面向关联数据的语义数字图书馆资源描述与组织框架,该框架具有四个层次:元数据层、本体层、关联数据层和应用层,其核心是RDF语义元数据的构建与关联。以"图书、情报与档案学"领域的数据为例对该框架进行了实现,实现的重点是在本体层和关联数据层,包括相关本体的设计、普通元数据到语义元数据的自动转换、不同数据集间RDF语义链接的建立、关联数据的发布等。 相似文献
5.
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正在人文学科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其在方法论层面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性和跨界融合现象,被称为数字人文的方法共同体。该共同体由一整套数字人文的技术体系所支撑,正在影响形成中的数字人文的理论结构。数字人文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数字化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可视化技术、VR/AR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等,理论结构涉及结构化或再造人文、数据化或计算人文、可视化或形象人文、拟实化或增强人文、智慧化或扩展人文,应用覆盖资源富集、知识重构、场景重建、增强艺术等。目前,在宏观层面对数字人文整体方法论和理论结构的研究还不多见,这方面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数字人文的整体性发展,并促进跨领域的研究,从而增进数字时代人文学科的繁荣和发展。图1。表2。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6.
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人文阅读教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出发,认为"文化自觉"是其基本点,"人文精神"是其终极目标,而"人文阅读"是其重要实践途径之一。本文秉持一种"大人文阅读观",着重阐述了其内容与形式,并突出经典名著的阅读是"人文阅读"的核心形式。最后,从学校、教师、图书馆、学生四个方面对大学本科生"人文阅读"的实践途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8.
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以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下组织重点研究的问题.本体和语义网技术的引入,为知识管理系统的发展和实施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采用模型构建和功能分析方法,对本体驱动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型进行了总体理论框架设计和CSSCI实践应用探讨.研究发现:本体驱动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分为三个环节,基于信息处理技术的知识采集,以本体为基础结构的知识组织,以及包括知识地图、知识检索和知识创新在内的以语义网为实现平台的知识应用.以该模型工作原理为指导,设计了一个CSSCI学术资源知识管理解决方案,以期为CSSCI用户的学术研究和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9.
文献计量学与科学评价中有关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探讨了文献计量学三大定律对科学评价的指导作用,指出了这些定律的某些方面对当前分析研究存在的不适合性,还对目前评价实践中常用的几个计量指标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照搬这些指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地解决方法,最后给出了在实际评价操作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论文引用、下载数据,对开放存取论文被引用的年代分布情况、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开放存取论文达到被引峰值的时间在延长,互联网并没有加快开放存取论文的老化,反而有延缓之势;②单篇论文的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③应用性、综述性论文更容易出现"高下载低引用"现象;④从长期、整体角度来看,开放存取论文的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之间呈现正相关趋势;⑤被引频次侧重于反映开放存取论文的内在质量,下载频次则反映外部评价指标(可识别性、可获得性、传播速率等)。图3。表2。参考文献3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