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4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35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5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梳理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AIGC)及其生成内容特征,探讨其对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影响。[研究方法]首先对AIGC技术及其生成内容特征进行梳理,进而剖析AIGC技术对知识生产与传播所带来的革新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未来研究展望。[研究结论]AIGC生成内容具有知识密度高、生成速度快、生成成本较低以及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等特点;AIGC技术将推动知识生产角色的多元转化,并催生人机深度融合成为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从而显著提高知识的生产效率。同时,将推动知识传播“中介”转型发展,促使知识传播向知识交流的趋势转变,知识传播的速度和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然而,AIGC技术也带来了知识产权争议、知识验证机制受挑战、隐私风险与数据安全、误导性知识生成与恶意传播等挑战。未来需加强基于AIGC技术的知识生产与服务高端平台建设,推动知识创新;同时应构建知识产权技术和制度保障体系,加强对误导性知识生成和传播的监管;此外,还需提高个人算法素养能力。  相似文献   
2.
数字资源作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采购经费在图书馆资源建设经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与纸质资源相比,数字资源对存储介质及网络的依赖性非常强。一旦存储介质损坏或者因各种原因导致网络中断,数字资源将无法获取和使用。文章以北京大学图书馆长期保存系统建设实践出发,从系统建设概况、长期保存的技术保障、长期保存的实践探索、长期保存实践中的问题与未来展望等方面全面介绍了长期保存系统建设情况,并对数字人文资源的长期保存难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吴爱芝  王婧媛 《现代情报》2018,38(12):97-102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科研工作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产生巨大变化,如何提供嵌入式科研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在转型期必须重点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方法/过程]在明确嵌入式科研服务概念的基础上,本研究从科研项目、科研过程、科研团体、科研个体等4个维度阐述嵌入式科研服务的主要内容,并就目前国内图书馆开展的服务特点进行了总结。[结果/结论]本研究不仅可以为图书馆探索学科服务的新渠道、推动图书馆服务转型提供决策参考,而且有助于加深科研工作者对图书馆服务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活动体系及其模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总结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活动体系并建构模型,以更好地理解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整体结构和运行机理。[方法/过程] 基于实际调研和主要职能总结出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基本形式和支撑条件。以活动为基本单位,分析学习支持服务活动的运行机理,进而尝试建构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活动模型。[结果/结论] 资源服务形式和素质培育形式是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基本形式,空间、技术、人员是学习支持服务的3个支撑条件,应与基本形式相结合。两种基本形式与3个支撑条件的各种组合构成了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活动体系,需要基于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进行深度融合。建构了一个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活动的双螺旋模型,在机理上呈现出主体性的活动推动、非线性的逻辑递进、协同化的支持服务、共生式的融合发展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通过数据驱动研究的海内外环境扫描,研究数据管理服务的国内外进展,提出研究数据管理服务框架和服务研究生命周期的建议,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为例,为高校与科研机构提供研究数据管理服务、推动数据驱动研究提供研究与实践参考经验。[方法/过程]调研国内外数据驱动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研究数据管理服务国内外发展情况,指出研究数据管理服务的重要性。通过对用户调查和QS排名前50名的大学服务的调研,总结服务需求。根据数据驱动研究范式特点和研究者需求,依据国家、国际组织、资助机构和科研机构的数据政策要求,基于研究数据生命周期需要服务于研究生命周期,提出研究数据管理服务框架设计。介绍北京大学研究数据管理服务框架体系建设经验,为研究数据管理服务框架体系建设提供建议。[结果/结论]基于需求调研设计支持学术交流全过程的研究数据管理服务框架,研究数据管理服务应包括:数据管理计划、数据服务、数据管理、数据素养、长期保存和数据政策等。在该框架下北京大学图书馆从多方面开展研究数据服务实践,为高校与科研机构建设研究数据管理服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6.
7.
8.
借书数据是图书馆特有的、规范性强、延续性强的读者数据之一,探究其中蕴含的图书馆资源利用规律的变迁和读者借阅倾向的演化,是了解读者、亲近读者从而优化图书馆服务的基础。聚焦北京大学图书馆2009—2018年的借书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时间演化分析等方法,挖掘读者借书时间、借书主题、热门作者的演化规律。结果显示,近十年来,图书馆的借书服务努力克服时空限制,推动常态化服务的效果显著;不同类别图书间的阅读差异有所缩小,跨学科阅读现象更为普遍;上升类热门作者的出现通常与社会事件、阅读推广活动有一定关联。基于此结论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服务优化提出有益参考,丰富了图书馆读者数据的价值挖掘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国家层面《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出台后,探索如何在众多相关主体之间建立有效的、实现权益平衡和激励的分工合作框架,对加快政策落实推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以国外科学数据开放共享领域的代表性政策为样本,对政策文本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和探讨分工合作框架要点。[结论/发现]我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推进可以从加强确定型主体的有效参与、加快高水平数据中心建设与数据服务建设、切实保护科研人员数据权益和数据安全保障等方面展开。[创新/价值]为我国开展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实践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情报学教育起始于1959年中国科技大学创设的情报学系,该系培养出首届200名毕业生以后即停办。1978年教育部批谁武汉大学成立情报专业以后,相继又有山东大学、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南京大学、吉林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等设立了情报专业。到1985年7月,全国共有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单位47个,其中大学本科教育单位25个。1977-1986年的十年间,由国内正式出版的情报科学专著达112种,正式发表的情报科学论文5024篇。到1985年底,我国图书馆学本科在校生1651人,情报学本科生364人,而解放后的1949-1983年的三十四年间,我国仅培养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3792人,其中研究生19人,本科生1542人,大专生908人,函授生1323人。以上统计数字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