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科技学刊》(英文版)的国际化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祝圣  王燕  谢暄 《编辑学报》2011,23(6):542-544
根据《电子科技学刊》(英文版)的办刊实践,论述流程语言国际化的意义和内容,探讨编委国际化和审稿国际化的有效途径,介绍稿源国际化的做法及成效。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面对新挑战,现代科技编辑应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即他们不仅应成为一个合格的编辑,而且还应具备创新能力,具有超前意识,具有创业精神。为此,现代科技编辑应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能结构。  相似文献   
3.
王燕  康祝圣  谢暄  田江 《编辑学报》2014,26(6):582-584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微营销"这个新的市场营销概念,微博和微信作为"微营销"的主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机构使用。文章比较了微博和微信的异同,指出高校学报应改变传统办刊模式,开展"微营销"的意义,并根据微博和微信以及高校学报的特点提出"微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4.
漆蓉 《编辑学报》2005,17(4):262-263
基于当前期刊面向市场、走产业化和集团化发展道路的趋势,认为高校科技期刊编者应转变办刊观念,适应市场、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期刊实现产业化;应以重点学科为基础,加快高校科技期刊集团化步伐,实现集团化规模运作.  相似文献   
5.
黄莘  漆蓉  税红  许宣伟 《编辑学报》2008,20(2):153-154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安装了网络版的稿件采编系统。这种新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针对采编系统的操作流程,对稿件处理的有关环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蒋晓  谢暄  叶芳  田江 《编辑学报》2017,29(1):67-69
为了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提出一种科技期刊个性化推荐策略.该策略通过对受众行为的收集与分析,挖掘受众对内容的喜好和潜在需求;据此将期刊内容进行拆分、关联和重组的结构化制作和知识化管理,形成个性化信息过滤和推荐,从而为受众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这将优化科技期刊的用户管理方式、信息组织方式和传播方式,提高科技期刊的服务质量和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国家大力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许多高校都设立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年4月查询"阳光高考"平台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214所高校开设此专业。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分析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从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过程、阶梯化培养;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来源灵活多样,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题;鼓励跨学科、团队协作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以期进一步提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也可对相关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康祝圣  王燕  谢暄 《编辑学报》2011,23(1):33-34
一篇好的英文摘要不但要反映论文的核心价值,而且要有正确传达论文思想的语言表达。本文针对这2个方面,提出科技期刊应对论文英文摘要的质量进行流程控制的思想。讨论了英文摘要的审、编、修内容,结合稿件处理流程,指出流程质量控制的任务与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学报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科学发展观解析了科学发展所必需的创新意识对推动高校学报各项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结合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近年办刊实践中的创新举措,说明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学报的创新意识,是破解高校学报发展过程中各种难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同行评议时间控制应贯穿学术期刊专家审稿前、中、后全过程,而“审稿中”的时间控制是同行评议全程管理中易忽视的薄弱环节。对于该阶段的进度控制,编辑部可通过扩充专家邀请数量、提前设置增审、压缩增审周期来影响审稿进度。本文将围绕这3种方法调研其实施现状,以反映审稿进度控制现状并发现问题。结果显示,大多数期刊首次邀请专家人数仅等于要求回收意见的份数,审稿异常稿件需消耗1个审稿周期后才会被设置增审,审稿周期较长期刊的增审周期也未适当缩短,这些反映编辑部对处在“审稿中”稿件的时间管理处于近乎“虚空”的低干预状态。本文基于调研结果提出,期刊首次邀请专家人数宜大于要求回收意见份数但不是越多越好;分类确定提前增审对象及时间点;增审周期可控制在≤21 d;挖掘采编系统智能化辅助功能,减轻人力负担。多措并举,优化审稿进度控制效果,提升审稿运行效率,助力我国世界一流学术期刊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