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7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1篇
信息传播   16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阅读本期为你精心打造的英语专刊!本期的英语专刊,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指导性强。我们尽量从你的角度来选材,以便更好的为你服务,但愿你能喜欢!  相似文献   
2.
都市类报纸在市场站稳脚跟、拥有一定的读者群后,必须提升品质,把新闻做深做透,向主流媒体转型。法制新闻专刊有利于打造并强化都市类报纸的主流地位。创新法制新闻的报道方式,对法制事件予以深度关注,对新闻事件予以法制关注,站在法律的最高点,以新颖性、前瞻性引领读者。  相似文献   
3.
何明星 《传媒》2005,(3):42-44
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传媒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对读者群的竞争,作为大众化传播媒介的报纸,能够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读者群,尤其是职业、收入和教育水平等特征,才能够根据读者的特点制定办报内容、发行策略和广告售卖策略,可以说,读者是报纸最核心的资源.  相似文献   
4.
广播电视报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行业垄断的产物,随着媒介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广播电视报面临强大的生存压力,这类报纸从当初简单的广播电视节目预告和节目介绍到今天的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的报道,内容日益丰富,专刊是这些内容合适的载体.  相似文献   
5.
去年8月,浙江日报创办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周刊》。4月29日,该报以转型社会中党报如何发声,发什么声为主题,邀请了京沪杭的业内专家,召开了《社会周刊》点评会。来自中宣部有关部门、省委宣传部、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新华社《中国记者》、科技日报、中华新闻报、中国图书商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以及浙江省记协的领导与专家参加了会议。专家们的发言,不仅谈及《社会周刊》,更多地涉及党在新历史时期的宣传工作和党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使命与职责、宗旨与定位、理念与视角、坚守与创新、挑战与对策等重大问题。他们的发言,对做好党报的新闻宣传有很强的启迪。本期刊登的发言摘要以发言先后为序。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专业分工进一步细化,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趋向分化。在信息时代人们在阅读报纸时不再从头到尾看完每一篇文章,而是各取所需,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花些时间,而对其他内容则一目十行匆匆浏览,甚至完全视而不见。这种阅读习惯的变化,衍生出针对不同读者群的各类专刊,  相似文献   
7.
金茹 《新闻实践》2007,(12):54-55
近几年,报业竞争日趋激烈。表面看,相对于综合性日报、晚报、都市报的蓬勃发展,专业报显得步履维艰;但从深层次分析,信息时代经济的发展虽然是多元的,市场却是细分的,对阅读的  相似文献   
8.
关朝哲 《传媒》2014,(9):69-70
正《中国青年报》4月14日发表长篇通讯《一张家族报纸的危险生意》,对《中国特产报》滥发记者证、大搞有偿新闻、实施新闻敲诈、实行家族式管理的违法行为,作了深入的调查剖析。通讯首先以图示形式曝光了《中国特产报》的《聚焦三农》专刊家庭办报的三人关系图。这  相似文献   
9.
《出版参考》2013,(18):54
《今周刊》与圆方创意、运动笔记共同合作,推出全台湾第一本跑步专刊。《今周刊》营销部总监陈智煜表示,这次新推出的跑步专刊卖到缺货,有网友与读者纷纷询问,销售量比原本预期的还要好。陈智煜表示,我们发现,从今年年初以来的各个路跑活动报名人数踊跃,有时候甚至还需再度开放报名名额,加上《今周刊》以往在专刊方面跨足了各项不同的领域,销售量也都不错,因  相似文献   
10.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文以载道,诗以言情。如花的情感铺满在山皋兰圃,如水的智慧浮现于清流沧浪。古诗文大赛如千里马,载我驰骋于诗词的秀美河山中,收获与古诗文之间的小小情缘。与古诗文的缘分,从拿到古诗文阅读大赛专刊时翩跹而起。前年初夏,一拿到专刊,我便开始认真地准备起来。尽管是因为虚荣,但无论如何,我尽力地去积淀传统文化常识,试图在一道道赏析题中,顺着出题老师的思路去思考作者的情感与智慧。准备的过程,表面上说是苦乐相伴,实际上是苦多乐少。心里曾经有过抱怨,想过放弃,也曾厌倦过它的枯燥,但还是在夏夜的清风朗月下坚持下来,得到了秋日的硕果。"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