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09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15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5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同行评议、文献计量学评价及期刊评奖是目前我国学术期刊评价的3种评价形式,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体系,但从评价本身的准确性、全面性来看,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仍存在着一些局限与不足之处。营造合理的评价机制和和谐的学术氛围是评价深入并持续开展的前提,正确看待期刊评价,建立学科的引文数据库,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从形式评价到内容评价的转变,以逐步完善评价体系。为此,体育学术期刊应发挥评价主体的作用,加强对学术期刊评价中相关指标的分析,调整编辑出版工作重心,办好刊物。  相似文献   
2.
病理同行评议能够证实和提高病理诊断及解释的准确性和质量。基于非临床研究所进行的重要的风险评估和商业决策建议开展病理同行评议。在试验完成前开展病理同行评议,为了帮助试验病理学家更好地进行病理诊断及其解释。  相似文献   
3.
同行评议一般属于定性评估的范畴,以往没有将其执行效果定量化的研究.本研究以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制度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方法评价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制度运行的效果,设计了新的指标"同行评议效果"(EPR).对"同行评议效果"指标概念的提出和算法的阐释是本研究最大的创新点.在一定假设条件下,EPR的算法可以进行简化.本研究根据采集到8本期刊不同时段的投稿数据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引用数据,对EPR进行了试验性计算.结果表明,EPR可以反映期刊的同行评议制度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CNKI1979—2007年核心期刊数据为基础,以同行评议研究领域近30年来发表论文的引文为资料,从论文数量、引文数量、引文语种、引文年代、引文来源、引文作者等方面进行了定量描述。通过分析同行评议论文引文的文献特征,探讨了同行评议这一专题引入我国以来的论文引文分布规律,揭示了我国同行评议研究领域发表论文的理论依据以及同行评议研究领域的学科动向。  相似文献   
5.
针对学术背景和学术范式会影响评审专家评议意见的问题,提出利用可视化著者同被引(ACA)技术辨别同行评议专家的学术范式,降低同行评议结果的误判,提供"非共识"项目的判断依据,为同行评议专家的遴选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凭据.  相似文献   
6.
经历21世纪前十年快速发展后,OA期刊与预印本数据库发展遭遇瓶颈,最主要原因是OA期刊与预印本数据库至今未能构建一套评议效度不低于传统同行评议模式、适应开放存取环境的新型同行评议模式。本文提出一种预印本数据库环境下,不需要传统编辑介入与期刊载体、由预印本系统按照客观规则与算法推动同行评议活动持续进行、"人人评我、我评人人"的自组织同行评议模式。将自组织同行评议模式与现有代表性同行评议模式进行了比较。预印本数据库下的自组织同行评议模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消除传统同行评议模式以及我国学术出版与学术评价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具有范式变革的理论价值以及为构建我国国家级预印本数据库提供决策参考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同行专家审稿行为的后评价工作,防范审稿失范行为,提高学术期刊质量。【方法】 通过对同行专家的审稿行为进行调研,探究同行专家审稿行为后评价的评价指标、评价途径和评价方法。【结果】指出审稿行为后评价工作应基于评价指标,通过编辑、其他审稿专家、作者和读者的直接或间接评价来完成,并应重视影响评价效率和评价质量的相关工作环节。【结论】建立规范的审稿行为后评价制度对防范审稿行为失范、提高学术期刊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认为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在引导基础研究人员行为和科研产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故有必要制定成本合理、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以文献[3]提出的论文推荐-传播模型为基准,通过控制评价信息中大同行和小同行的比例、评价对象的选择方法以及给推荐者赋权3个策略来优化推荐-传播模型的学术评价功能。运用仿真方法验证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后,提出利用平台用户的推荐-传播行为,自动计算学术论文影响指数、质量指数和价值指数的方法,从而构建一种新的学术论文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我国开展科技评价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对现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的同行评议制度进行分析,揭示当前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的同行评议现状和问题。结合当前同行评议模式的不足,顺应国家对优化科技评价体制的要求,提出一套基于科研生态系统视角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同行评议创新模式。新的评价模式从科研活动系统出发考虑科研机构的投入,产出及科研环境等要素,以科研产出的学术创新度和贡献度为导向,对科研成果进行系统评价。评议结果更加客观完整,符合科研活动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科研生态。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自我控制机制可维护科学研究的纯洁性。科学的自我控制主要有三大机制:(1)同行评议;(2)论文审查制;(3)重复实验。针对近些年来科学界内部存在的问题,在对科学成果评价时应注意做到:(1)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科学道德风范;(2)同行评议应遵循较为明确的原则;(3)在同行评议中还应辅以一些硬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