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107篇 |
免费 | 580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7702篇 |
科学研究 | 6378篇 |
各国文化 | 42篇 |
体育 | 179篇 |
综合类 | 539篇 |
文化理论 | 41篇 |
信息传播 | 1480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55篇 |
2021年 | 176篇 |
2020年 | 306篇 |
2019年 | 100篇 |
2018年 | 95篇 |
2017年 | 323篇 |
2016年 | 500篇 |
2015年 | 829篇 |
2014年 | 1794篇 |
2013年 | 1990篇 |
2012年 | 2583篇 |
2011年 | 2797篇 |
2010年 | 2841篇 |
2009年 | 3043篇 |
2008年 | 3179篇 |
2007年 | 2356篇 |
2006年 | 2141篇 |
2005年 | 873篇 |
2004年 | 1064篇 |
2003年 | 345篇 |
2002年 | 558篇 |
2001年 | 383篇 |
2000年 | 280篇 |
1999年 | 377篇 |
1998年 | 220篇 |
1997年 | 86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8篇 |
1957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图书馆是拥有丰富典藏和优雅环境的知识空间,是公众学习和休闲的重要场所,在经典生态阅读形成过程中,应该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人才优势、技术和服务潜力,通过建立丰富的经典馆藏、建立生态的阅读环境、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发挥经典导读和阅读引领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3.
高校图书馆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的建设探析——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四川理工学院图书馆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建设的实践经验,包括学科的选取、资源的选取、检索策略的制定、网站类型的设置、资源的标引及字段的设置、资源的组织、支持平台,并从网站维护、外文资源采集、站点推荐等方面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员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创新图书馆员的服务理念,更新知识结构,创建和谐团队,才能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作用,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5.
崔美素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9,14(2)
高校图书馆是衡量一所大学综合水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辅助手段,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个性发展,综合素质提高等许多领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要对图书馆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让其发挥应有职能. 相似文献
6.
詹彤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8(6)
中文图书采访工作是图书馆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决定着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整体水平,直接关系到图书馆职能的发挥.在对目前高职院校的中文图书采访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基础之上,提出了提升中文图书采访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危机预警等级的熵权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图书馆危机预警体系和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利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结合熵权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构建图书馆危机预警等级的定量评判方法.该方法帮助图书馆尽早发现危机,确定危机的严重程度,以便进行危机防范,并通过算例分析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9.
论述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是知识存取.知识存取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增值性特征.知识存量是知识增长的静态表征,是系统在特定时点的知识储备水平,反映知识的组织状况和供应能力;知识取量是知识的动态表征,是系统在特定时段的知识流动总量,反映知识的扩散速度和水平;知识质量是知识内在质的规定性,是系统知识现实与潜在价值的总和,反映知识的直接效用和耐用程度;知识变量是知识在存取中的变化值,是系统知识的变化总量,反映知识在存取中转化的程度.知识存取,正是要努力地实现客观知识朝着理想的增函数曲线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10.
广州大学城图书馆通借通还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广州大学城图书馆一直未能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现状,从规模、网络条件、计算机管理系统等三方面介绍广州大学城图书馆的基本概况,提出实现大学城高校图书馆通借通还的两种解决方案:以管理手段为主导的方案及以技术手段为主导的方案;并从书目数据整合、读者数据整合等方面详细分析其实现方法及利弊,指出现有条件下最适宜采取的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