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当好学术"守门人"——论学报编辑在防范学术论文抄袭剽窃中的作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介绍学术界对学术论著中抄袭剽窃现象的分析和界定.认为:作为学术"守门人"的学报编辑,应该加强主体意识,担当学术义务,在学术论文的编辑过程中采取具体防范措施;学报编辑部应把学报的学术质量放在首位,从制度建设上防范并追责抄袭剽窃行为.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编辑该具有什么样的理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网络时代的精神生产和交往中,编辑从守门人(gatekeeping)向婚介人(match-making)发展转变成为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3.
4.
全科医学的蹒跚2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的全科(家庭)医生,是真的能够陪着家人走到底、能够给全家人做守门人的。连保险业都得认可。但是中国全科医生还远没有走到那一步。 相似文献
5.
试论海量新闻背景下的"守门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新闻报道开始从“及时”向“全时”转变。电视、广播将新闻播出的时间限制突破已到极至,24小时的新闻台不断出现;报纸也努力突破版面空间上的限制,不断扩版;在储藏量上有着先天优势的网络,新闻更是处在不停地刷新中。新闻量正在急剧膨胀,这种现已存在,以后将继续发展的情况即本文所指的“海量新闻”。在海量新闻背景下,传统传播模式中传播者“守门人”的作用方式正在改变,媒介①与受众自身也越来越多地扮演“守门人”的角色。传播者作为“守门人”卢因(Lewin)在1947年提出“守门人”(或“把关人”TheGatekeeperTh… 相似文献
6.
破解隐性知识的传递机理是寻求知识创新与管理途径的必要前提。本文以J.J.汤姆逊管理时期的卡文迪什
实验室为例,分析不同种类的隐性知识在面对面交流平台中的传递路径。研究发现:开放式的面对面交流平台有助于
基础研究部门隐性知识的传递。其中,与实验相关的辅助技能型隐性知识主要通过与外界同行的面对面交流被个体整
合利用,关于选题和实验方法的核心技能型隐性知识及其背后体现的思维和理念的认知型隐性知识则主要通过师徒之
间的面对面交流被个体内化吸收。认知型隐性知识相比技能型隐性知识,对促进知识创新和管理具有更深远的价值。
技术守门人首先要保证能充分调用技能型隐性知识的资源以备科学共同体研究之需,其次是努力塑造科学共同体的研
究惯例和文化氛围。本研究有助于科研单位或组织通过理解隐形知识的传递机理,优化其知识创新与管理的流程体
系,提升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通过对探秘类电视专题节目的制作模式和节目特点的分析,结合《档案》《真相》节目个案探讨此类电视节目广受欢迎、走红荧屏的深层原因,并适时对探秘类节目繁荣的表象进行反思,试图在电视节目同质化发展、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寻求此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守门人"在电视传媒中具有信息的检查功能,代表媒介组织和受众的要求和需要,对信息作出鉴别和选择,决定其能否进入大众传播渠道.同时,"守门人"还具有对所传播的信息的加工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桥梁功能等.电视"守门人"的把关好坏,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品质好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电视"守门人"必须树立正确的把关意识."守门人"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受众意识、电视文化意识、发展创新意识是影响其对电视娱乐节目把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守门人”在电视传媒中具有信息的检查功能,代表媒介组织和受众的要求和需要,对信息作出鉴别和选择,决定其能否进入大众传播渠道。同时,“守门人”还具有对所传播的信息的加工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桥梁功能等。电视“守门人”的把关好坏,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品质好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电视“守门人”必须树立正确的把关意识。“守门人”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受众意识、电视文化意识、发展创新意识是影响其对电视娱乐节目把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