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分析百度学术提供的引文存在的诸多纰漏:对期刊更名前的文献错误地用新刊名,给某些英文期刊的刊名添加多余信息,电子期刊论文的引文著录存在多余期号,无规律性的细小差错较多.提醒期刊编辑审稿、加工参考文献时切忌直接复制百度学术提供的引文来替换作者原稿中的参考文献,而应根据百度学术提供的原文链接找到原始文献,对照原文来规范参考文献,做到著录格式规范、著录内容正确、引用内容合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案例比较百度学术平台与来源数据库的检索结果,研究百度学术的数据整合,结果显示百度学术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期刊的2010-2016年中文期刊覆盖率大于96%,学位论文覆盖率大于90%;对比2000-2016的英文期刊数据百度学术对SCI&SSCI、EI数据库覆盖率大于94%,对Elsevier、Springer、Wiley、ACM、Emerald全文系统数据库覆盖率大于95%。但百度学术收集的专利、外文学位论文等数据不全面,对文献的分类准确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教育教学论坛》2018,(15)
目的:比较中国知网与百度学术中文献被引频次是否相同,为被引频次检索拓展可能的检索工具提供依据。方法:以《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发表的论文作为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86篇中200篇期刊论文(34.1%),剔除稿约、医院介绍等非学术论文7篇,剩下193篇,然后分别在中国知网和百度学术查找这些论文的被引频次,作配对t检验,比较两网站数据是否有差异。结果:193篇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分别为1.53±2.14次(中国知网),1.17±1.60次(百度学术),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百度学术的被引频次与中国知网的差异不大。结论:与中国知网的被引频次相比,中国知网和百度学术可以共同成为我们文献检索工具。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意义] 从用户体验的视角对百度学术的功能进行分析,发现其优点和不足,为用户使用百度学术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首先将百度学术的功能分为检索功能、检索结果展示和个性化服务3部分;然后选择不同的检索词进行检索,对检索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利用百度学术提供的相关搜索词,从用户检索角度,对17种图书情报学期刊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①百度学术可以满足用户基本的学术信息检索需求;②百度学术为用户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筛选功能,便于用户从检索结果中查找所需要的学术信息,同时为用户提供了与检索结果相关的推荐信息;③百度学术的个性化服务可以满足用户对检索结果的管理需求,并为用户提供学术信息的推荐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了解、分析和识别用户学术搜索时所表达的信息需求是优化查询结果、提高学术搜索引擎用户体验的首要步骤,而用户进行学术搜索时通过查询表达式所表达的用户表意信息需求及潜在信息需求可称之为学术查询意图。本文总结学术查询意图类目体系有助于学术查询意图识别和检索结果页面的呈现。[方法/过程]在A.Broder的查询意图类目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百度学术搜索查询日志中查询表达式实例,构建学术查询意图的类目体系。以此为基础,总结不同类别的学术查询意图,并分析不同类别学术查询意图下查询表达式的特点。[结果/结论]学术查询意图主要分为学术文献类、学术实体类、学术探索类、知识问答类和非学术文献类五大类;得出不同类别学术查询意图在学术搜索中的大致比例;给出每类学术查询意图的查询表达式特征、查询情景和查询结果页。 相似文献
7.
"百度学术搜索"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中英文检索的学术搜索平台,旨在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便捷的学术搜索服务."百度学术搜索"涵盖各类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使用简单、方便.作者在期刊编辑中使用"百度学术搜索",校核参考文献、选择审稿专家、发现学术热点,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