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归纳分析植物生物学/植物学(简称植物学)和农学学科开放获取(OA)和收费获取论文(TA)的撤稿原因和趋势,为识别和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提供建议,本文基于Retraction Watch Database数据并结合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2001—2020年间植物学和农学学科被撤稿的研究论文和综述,区分OA和TA论文,从整体趋势、撤稿时滞、发表期刊和所涉国别等方面对680篇撤稿论文的撤回原因进行剖析。自2010年后,撤稿论文数量增加明显,尤其是植物学学科的OA论文较TA论文的撤稿量成倍增长。1/3以上论文的撤稿时滞在1 a内,OA论文的撤稿时滞较TA论文长。最常见的撤稿原因是抄袭和剽窃,其次是研究错误和调查原因。出版及程序问题中的虚假同行评议问题在TA撤稿文献中的表现比较突出。大多数撤稿的文章来自影响因子较低的期刊,撤稿的主要原因是抄袭和剽窃。高影响因子和顶尖期刊中的OA论文因图像复制被撤稿的居多。中国、印度和美国是3个撤稿高发的国家,抄袭和剽窃以及研究错误是这些国家的共性问题。本文还探讨了科研工作者、科研单位、出版单位如何防范学术不端问题。 相似文献
2.
加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受科研评价市场化、利益化的影响,高校科研诚信受到很大冲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良性发展.从高校科研诚信缺失的表现谈起,在剖析相关原因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加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学术不端恶性事件的频频曝光引起世界对科研诚信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国内外媒体对我国学术造假情况的报道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查处学术不端案件情况入手,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科研诚信状况的调查数据,浅析了我国当前科研诚信的状况。作者认为,客观报道我国科研诚信状况,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郭德政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中国信息导报)》2015,(3):106-110
在对科技期刊论文发表过程中常见的抄袭剽窃、伪造、一稿多发、署名争议等不端行为及其新的表现形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科技期刊近年来在遏制论文发表相关不端行为方面的做法与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 相似文献
5.
解本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1-55
在科学研究制度中,科学规范制度预设了科研诚信,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都以诚信为前提和基础;而科学奖励制度则强调科学发现的独创性,由此加剧了科研人员之间的竞争,并使他们在遵守科研诚信并付出科研努力却得不到科学奖励的情况下,有可能为了满足个人需求而违背科研诚信,实施科研不端行为。科学规范与科学奖励之间的内在张力成为科研不端行为的重要制度成因,并为治理科研不端行为制度建设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沈坤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2):13-14,10
近几年,高等院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日趋增多,科研诚信缺失的现象也日渐严重.加强高校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的科研诚信建设迫在眉睫.本文提出要遏制高校的学术不端行为,根本上还需要科研工作者自身修养的提高,才能够抵御外界的各种诱惑,才能耐得住寂寞. 相似文献
7.
8.
文章在总结国内外科研诚信他律策略的基础上,利用调查问卷、访谈和数据库语言统计的方法,从时代大环境、制度建设面临的实际困难、是否适合知识分子和是否针对山西高校的实际等四个方面,探讨他律策略在山西高校科研诚信建设中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他律策略并不是山西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最有效策略,更多注意力需转向科研诚信建设的交流和教育,即科研诚信建设的自律策略领域.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制度环境、考核机制、学习风气、自身素质、知识产权观念5 个方面剖析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
成因,以此提出高校防治学生学术不端的举措,分析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监测学术不端行为等方面提高学
术诚信的支持作用,与高校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科研诚信与科研道德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研究生诚信及科研道德问题的分析,揭示了近年来高校研究生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规范研究生科研道德的行为准则,并对加强高校研究生诚信和科研道德教育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