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236篇
  免费   1661篇
  国内免费   625篇
教育   133828篇
科学研究   30828篇
各国文化   213篇
体育   2786篇
综合类   4415篇
文化理论   1431篇
信息传播   2302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028篇
  2022年   1869篇
  2021年   3089篇
  2020年   4022篇
  2019年   4929篇
  2018年   2479篇
  2017年   4414篇
  2016年   5138篇
  2015年   6508篇
  2014年   13444篇
  2013年   12952篇
  2012年   14427篇
  2011年   15525篇
  2010年   13058篇
  2009年   12031篇
  2008年   13673篇
  2007年   10892篇
  2006年   9106篇
  2005年   8291篇
  2004年   8981篇
  2003年   9727篇
  2002年   7766篇
  2001年   6193篇
  2000年   4264篇
  1999年   883篇
  1998年   286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否可永久传承和语文课程教学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对此,语文老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增强对汉语文字的理解,拓展中学生的语文文学知识量,让学生的综合思维得以全面提升,文中结合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不足展开探讨,以便于找出合适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中职院校不仅要面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岗位技能,还要将育人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构建起更加科学完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赢得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本文基于新时期育人理念,针对中职院校创新教学模式构建策略进行了专项研究,希望所提出的各项观点能够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政府研发资助政策究竟是缓解了企业创新中的资金“匮缺”程度?还是进一步滋长了企业的创新“惰性”行为?研究将2008—2017年间国泰安数据库中2480家上市公司作为考察对象,运用工具变量法2SLS和IV Probit两种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1)在控制时间、行业、企业性质和地区固定因素后,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创新活动产出以及创新意愿存在U型非线性激励效应,只有当政府资助规模超过某阈值后,才呈现出对企业创新意愿的“挤入”效应,不过这种“挤入”效应可能会带来“重数量”困境。(2)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创新偏好产生了显著的“倒U”型分层效应,过度补贴将引起创新偏好向低端化“降级”,造成“轻质量”困境。(3)以上结果在国有/非国有企业、高/低创新强度行业分组间均存在异质性。意味着政府的创新补贴政策需兼顾不同股权性质、不同行业创新强度的差异性,且需重点缓解民营企业和高创新强度企业的资本“匮缺”,以及“鞭策”国有企业的创新“惰性”,鼓励高创新强度行业内民营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否则会进一步加剧不同类型企业间的“激励扭曲”。  相似文献   
4.
孙文浩 《科研管理》2023,(4):164-174
研究中国政府如何制定合宜的人才引进政策有效激活企业创新活力,对政府在“十四五”时期构建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文章借鉴吸收能力理论、“威廉姆森”假说以及一般均衡模型构建城市(产业)内部“集聚”型和“逆集聚”型人才结构识别标准,并且基于人才结构视角考察结构化人才引进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结果表明:相对于以人才数量为目标导向的人才引进政策,政府结构化人才引进政策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在企业间进行“逆集聚”分布更有利于企业创新,并且在城市(产业)内部构建“逆集聚”型人才结构是政府结构化人才引进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之一,解释效力约为60.42%。此外,创新要素结构的联动变化也是政府结构化人才引进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之一,解释效力约为23.99%。“十四五”时期政府应调整以人才数量为目标导向的人才引进政策,实施结构化人才引进政策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在城市(产业)内部形成“逆集聚”型人才结构有效激活企业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5.
张景全  董益 《情报杂志》2023,(4):78-83+171
[研究目的]通过对2010—2022年间北欧五国的智库报告展开研究以期发现北欧智库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认知产生的历时变化。北欧是我国“冰上丝绸之路”倡议的重要潜在合作伙伴,智库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治精英阶层的认知,因此准确分析北欧智库对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认知是研判北欧国家对华北极政策的重要参考。[研究方法]该研究采用定性文本分析法,首先以全球智库指数报告为标准从北欧五国各选一个智库,然后以“中国”和“北极”作为索引词搜集了智库官网2010—2022年间可公开访问的相关英文报告,最后逐一解读符合条件的样本中反映的对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猜疑或欢迎态度。[研究结论]该研究发现12年间北欧智库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态度呈现出一种亲者愈亲、疏者愈疏的演变趋势,并且面对美国散布的“中国威胁论”部分北欧国家仍然能够保持相对独立的客观认知,一方面我国在北极的实际行动经得住时间检验,另一方面这些国家认识到过度关注一个不存在的“中国威胁”只会导致北极真实安全问题无人关注。  相似文献   
6.
肖静  曾萍 《科学学研究》2023,(5):925-935+960
随着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促进其绿色创新质量和数量提升是亟待探索的待解课题。研究基于资源视角,以2015-2020年748家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和数量的影响及异质性特征,并对创新资源投入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化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和数量,相对而言,更能提升绿色创新质量。(2)创新人力资源投入和财力资源投入在数字化与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和数量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3)相较于非国有、无政治关联、东部地区的企业,国有、有政治关联、非东部地区的企业推进数字化更能实现绿色创新的“提质增量”。(4)经济后果分析表明,数字化对企业价值的直接正向影响尚不显著,但绿色创新质量在其中起到了显著的中间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化建设是医院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院报作为医院名片和医院文化的载体,是医院宣传的重要窗口。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抖音号、网易号、视频号等这些新媒体平台的增加,对院报这种传统媒体传播平台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本文以某大型三甲公立医院院报为例,从院报作用、院报内容、办报机制这三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办报实际,探索新媒体格局下如何办好院报。  相似文献   
8.
鞠九兵 《江苏教育》2023,(45):43-47
普通高中教育在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江苏省南通中学以高度的实践自觉,从“难忘教育”、教师队伍、课程体系、智慧校园、学校治理等方面,推进育人方式体系化、制度化,构建新时代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高中实践范式,实现创新性变革。  相似文献   
9.
参与式政策制定是政策创新的重要方向。但以往研究多关注参与者、民主决策方式等“去政府化”情景。文章基于海关总署在全国推广的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研究在“有为政府”情境下参与式政策创新的深化过程。文章提出:(1)在中国的“有为政府”情境下,仅仅通过开放共治环境,并不会实现参与式政策制定的纵向深化,治理链嵌入才是参与式政策创新实现纵向深化的直接动因;(2)治理链嵌入是市场主体向治理主体嵌入的过程,通过目标和行为嵌入,政策创新的参与者间合作更加紧密,不同主体的专业优势有效发挥,促进了参与式政策创新的纵向深化;(3)市场主体通过治理链嵌入促进政策创新,实际上是一个企业创新的政策内生过程,通过提升政策供给的精准性,从而实现外部政策与企业战略之间的相互赋能。文章对于参与式政策制定的理论和“有为政府”情境下参与式政策创新的实践都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简政放权是当前政府部门助推中小微企业减负松绑、优化区域环境的重要抓手,然而学界缺乏围绕简政放权与小微企业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本文以国内399家科技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简政放权、创新环境及企业创新意愿三者间关系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简政”和“放权”均会对创新环境和企业创新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放权”的影响作用更强;二者的交互项也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环境及企业创新意愿,且对创新意愿的影响更强。创新环境在“简政”“放权”两个维度与企业创新意愿的关系之间均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然而其在“简政”与创新意愿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更显著。此外,简政放权在传统行政区内的作用效果总体上更显著,在新兴开发区内创新环境对企业创新意愿的正向影响更显著;扩大企业生产经营权力等三项举措对企业创新意愿及创新环境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