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3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10816篇
科学研究   1068篇
各国文化   424篇
体育   1070篇
综合类   431篇
文化理论   93篇
信息传播   588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465篇
  2014年   1151篇
  2013年   1078篇
  2012年   1252篇
  2011年   1412篇
  2010年   1150篇
  2009年   1086篇
  2008年   1748篇
  2007年   1151篇
  2006年   977篇
  2005年   875篇
  2004年   789篇
  2003年   854篇
  2002年   783篇
  2001年   739篇
  2000年   708篇
  1999年   326篇
  1998年   345篇
  1997年   313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283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180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古诗词具有高度凝练的语言,隽秀深远的意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张最具特色的名片。一花一世界,一诗一乾坤。  相似文献   
3.
我国早在20世纪初,自叶伯和先生发表了一部《中国音乐史》开始,有关中国音乐史的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著述便源源不断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有学术专著类,如杨荫浏所著述的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特点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等;有普及性较强的社科类读物,如田青执笔编撰的介绍中国古代音乐作品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话》等;还有针对性较强的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产生的音乐史教材类型的作品,如夏野主编的讲述中国古代音乐史的通识类教材《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等。这些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著作丰富了中国音乐史的教学和课堂,也牵引出一系列让人深思的问题。面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献史料,如何使史料和音乐作品进行有效对接,如何“拉近”枯燥的文字叙述与“活态”音乐的距离等,这些都被研究者和教学者进行过探究。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一书便是其中的优秀成果。该书立足当前音乐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方略,以历史沿革为纲,将音乐史料、音乐文化和音乐作品进行有效结合,不仅丰富了音乐史的课堂教学,而且使无声的音乐史课堂转变成视听盛宴的舞台。  相似文献   
4.
5.
6.
原指"文章整体存在"的古代汉语"文体"概念,在日本17世纪至近代的文化语境中,先后发生了两次由表示文章本体("体")到表示语言形式符号("用")的语义转化。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语言形式"为实质内涵的日本近代文体观被引入中国,契合了同样以语言变革为主要目标的中国现代文学改良运动的整体文化情势。受日本近代文体观与西方文类学(Genology)、语体学(Stylistics)的双重影响,中国现代学界一方面将传统文类之"体"理解为文学作品的一般形式,同时又继续以"文体"译Style,表示文章中与思想情感相对的具体语言形式。就对应于西方Style的"文体"概念(具有不同特征的语言形式)而言,其内涵的分阶段呈现集中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不同发展阶段的诉求。在白话文学草创阶段,人们更关心文体表达思想情感的基本功能,因此突出其"语言形式"这层内涵。当现代文学渐臻成熟,便进而要求文体在表情达意的基础上还应表现作家的个性特征,因此"文体"概念的另一层内涵,即通过"语言形式"所表现的"作者个性特征",得到作家和批评家的自觉关注。认识中国现代文体观的这一内在转变,可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开启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叶玲老师《行路难》教学是一堂适用的创意课,更是一堂能生长、有生命力的示范课。家常的小组活动神奇地强化着学生自主学习,琅琅书声踏响了古代诗学习的阶梯,驾轻就熟的相机点拨源于教者对诗歌复杂而矛盾的情感逻辑的深度认知,氤氲了课堂师生间的体贴与温情,成就了开放、包容、体贴、有力的课堂交互。  相似文献   
8.
摹创自然     
《小学生作文》2021,(8):68-72
国宝档案名称:涡纹四系彩陶罐时代: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现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简介:古人在陶器上描绘了不同形态的水纹,显示了他们对自然的观察与认识,表现了他们发现美、记录美并创造美的过程。彩陶绘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鼻祖,后来,人们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出丰富多彩的中国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9.
欧春燕 《广西教育》2014,(16):35-36
正"富贾,可为吾友乎""安能辨我是雌雄""甚累,不复爱也"……这是什么意思?翻译过来你可能就恍然大悟了,原来这就是网络流行的"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女汉子"和"累不觉爱"的文言版。近段时间,此类"白话文"转变为"文言文"的段子十分流行,甚至登上了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榜,刮起了一股"最炫文言风"。对此现象,各方评论褒贬不一。褒者认为这是"文言的回归",反映了人们开始亲近艰涩难懂的文言文,可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贬者认为这只是一种网络现象而已,类似于"恶搞",难登大雅之堂,甚至折射了现代语言的贫乏。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主席到北师大视察时,就中国古典诗文在教材中的"去留"问题,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参观北师大的教材陈列室时,他一边翻阅教材,一边对陪同考察的同志说:"我很不希望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作为十三亿人民的当家人,习主席对教材取舍问题的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