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前有些地球科学类国际期刊在文章致谢段中公布审稿人姓名,或者直接将审稿意见以报告形式刊出.分析表明:公布审稿人可为研究人员把握科研动向、跟踪研究进展提供帮助,具有科学研究风向标的作用;同时,公开审稿人可以使其规范自己的行为,审稿公开透明,起到监督作用,读者也可以通过审稿人甄别问题稿件,对文章进行选择引用.但是,多数审稿人对公开姓名持有保留态度,只有少数领域内的杰出的学者支持公开审稿人身份.本文作者认为:在获得审稿人同意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公开杰出学者审稿人和绿色通道录用稿件的审稿人.由此可以获得读者认可,促进文章引用. 相似文献
2.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在近年的办刊实践中,认识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地质、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共谋发展的迫切需求和中国地学科技在服务“一路一带”战略上的先天机遇,主动出击,提前谋划,积极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办刊定位上注重传播先进科学理论、报道重大共性技术和聚焦国际重大需求,以确定刊物的权威地位;严格学术标准,培养扶持沿线学术人才,提高了刊物的信誉度和作者的忠诚度,产生了刊物的品牌效应;同时一直注重科技创新,形成了一套基于互联网络的编辑出版发行模式和印刷版-网络版相互融合的现代化出版模式,不断提升刊物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