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老年教师的使用意愿不高严重影响了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与进步,因此需要研究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老年教师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方法/过程]对科技接受模型进行改进与扩展,基于结构方程,引入性别、年龄与经验等调节因素,搭建老年教师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意愿模型,并基于四川高校的调研数据对模型与假设进行检验与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该模型对老年教师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使用意愿的总体解释效果良好;从各个影响因素来看:实用性感知以及群体影响对老年教师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使用意愿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生理机能显著反向影响其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思路,以提升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方法】 采取个案研究法,总结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设计策略。【结果】 “药学学报”微信公众号通过宣传推广文章和构建期刊社群,成功地辅助《药学学报(英文版)》全面提升了影响力。【结论】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可围绕宣传期刊文章,以及运营由作者、编委、读者构成的期刊社群,以宣传期刊品牌,全面提升期刊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由于具有互动营销功能,微信可作为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选择之一。本文以《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建设指南》为依据,采用网络调查法调查了我国省级综合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开展档案查询、档案展厅、档案资讯、互动交流等移动服务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部分优秀微信公众号和移动服务平台为例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微信公众号具有教育宣传、价值引领、舆论导向、互动交流、日常服务等功能,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拓展了新思路。微信公众号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功能有效载体,同时思政教育内容赋予高校微信公众号深远价值。高校要重视并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所具有的优势,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福州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及APP使用日志进行了分析,从用户数、功能性、分栏目访问量、分月访问量、使用方便性、用户体验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分析数据差异的原因,指出两者的优势与问题,为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在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高职官微具有自身的特点,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应充分利用国家重视、运营成熟、技术便利等有利条件,正视难吸引、难鉴别、难掌控等挑战,增强方向感,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专业感,掌握高职官微的运行规律;增强协作感,发挥团队成员之间、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的矩阵效应;增强成就感,多出传播广、影响远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7.
高校微信公众号除了具有一般的信息传播功能外,还具有教育功能、文化功能和情感功能。要发挥以上功能,必须遵循传播策略。高校微信公众号的主要传播策略有差异化策略、多媒体策略、原创性策略和精品化策略。专业化是实现传播策略的前提,专业化最重要的是专业人才和专业设备,专业人才是软件,是专业化的核心。专业设备是硬件,是专业化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对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传播力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促进自媒体团队更加高效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传播信息。[方法/过程]利用可加偏序集理论,建立了蕴含权重的偏序集评价方法。首先,选定评价目标集,收集20个科技类微信公众号原始数据;其次,通过给定权重顺序,构造新的偏序集;最后,得到Hasse矩阵,由Hasse矩阵绘制Hasse图,对微信公众号进行聚类和分层分析,实现对微信公众号传播力的评价。[结果/结论]此评价模型可以克服传统评价模型中精确权重问题,为微信公众号传播力评价提供了新视野,排除了主客观片面的干扰因素,也为其他评价模型的指标赋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用户体验设计视角下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延章 《编辑学报》2017,29(4):380-383
从用户体验设计的视角研究“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设计策略.从设计前提、设计重点、设计特色和设计保障4个方面着手,提出了以把握用户体验设计、丰富服务内容与感官形式、突出情感基因互动、体现敏捷与极致设计的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设计策略.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设计可结合互联网思维,在用户体验的基础上为用户搭建内容、情感和体验相结合的互动平台,提升用户体验效果,促进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静  刘冰 《编辑学报》2016,28(4):388-390
2012年8月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作为炙手可热的社会化媒体,微信公众号很快地成为各大媒体品牌延伸的必争之地,处于数字化转型的科技期刊也不例外.随着科技期刊对微信公众号认知的不断深入,以及微信为公众号提供的服务不断完善,科技期刊公众号在不断成长.科技期刊公众号信息内容从最初的纸版内容的信息重现,转向以纸版内容为基础加之独立生产的适于社交网络传播的内容产品的组合形式.已有科技期刊公众号告别了单纯信息供应模式,进入了信息服务与功能服务相结合的模式.用户导向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特征,功能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增强用户黏度.而在“互联网+”的运作模式下,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更是可以作为一个资源整合平台,盘活平台上个体与机构的各种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文章对这一成长做一总结,并对未来进行展望,以期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