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3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53篇
教育   2712篇
科学研究   44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71篇
综合类   252篇
信息传播   22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Press credentialing practices are a vital, yet understudied site of scholarly research on journalistic norms and practices. Press credentialing not only structures internal professional hierarchies, but they also signify the boundaries of the journalistic field itself.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legal and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of press credentialing to cover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 drawing on the concepts of boundary work and journalistic authority to demonstrate the material impact of the space between fields on professional legitimation in journalism. Using WorldNetDaily (WND) as a case study, I argue that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Correspondents (SCC) occupies a hybrid boundary zone between the journalistic and political fields, generating a unique tension in First Amendment jurisprudence that places journalists in a paradoxical role as both the professional embodiments of free speech and its constitutional steward. The resulting jurisdictional conflict between the SCC and WND extends the relational model of journalistic authority by articulating how journalist-state relations can fundamentally augment the process of legitimation at its fuzzy boundaries. The releva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press credentialing practices in the digital ag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
大学教育“德育为先”学、思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重温教育经典,重温"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指出:要有先进的、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首先要有人,要有道德的现代人。这是包括大学教育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可持续、协调、有序和健康发展,即科学发展的前提。有实效的道德教育,也是将大学争取诺贝尔奖的热情、出大师的期望,奠基于"明德"、"至善"的"新民"成长、成熟之上的最根本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3.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资源,对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起着重要作用。2010年我校对现有42台大型精密设备使用效益进行调查评价,笔者以调查数据为基础,从使用机时数方面、教学方面、科研方面、培训和管理方面、使用维护方面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目前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几个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促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检验大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增强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对于有意向继续深造的本科生,采用导师制的方法来提高研究型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切实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为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高校实验室设备的动态过程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经费的投入使得高校仪器设备不断增多,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成为高校设备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阐述了仪器设备的动态管理体系,实现仪器设备的全程可控管理和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6.
在辛亥革命时期,湖南因其特殊的历史机缘成为举足轻重的省区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如在国内率先发动的长沙起义、震惊中外的萍浏醴起义、社会广泛参与的湖南保路运动、声势浩大的长沙抢米风潮以及首先响应武昌首义、派遣湘军援鄂等都是辛亥革命史链条中的重要环节。而湘籍志士作为一个群体在整个辛亥革命运动中广泛开展舆论宣传、深入进行组织发动、拥戴和捍卫孙中山的领袖地位以及领导反清武装起义等方面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公共管理制度体系由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组成,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的特征与功能。现阶段,应高度重视我国公共管理正式约束的创新作用,特别是正式约束的形成机制;应促进非正式制度的变革创新,使之与正式制度变迁相互协调。完善有效的实施机制是制度创新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高校德育的前瞻与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将会对中国高校德育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既能给高校德育带来契机,同时也使高校德育面临严峻的考验。本文深入分析了加入WTO后高校德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高校德育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工程研究中心将解决学术研究与当地工业发展紧密结合问题,但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基础与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较大的差异,在功能定位、组织形式和运营模式等方面不能照搬国家研究中心的经验,除少数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外.多数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要改革为“非盈利性机构”,并通过无形资产运营模式,走向市场和提供技术服务,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研经费是普通高校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科研经费是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不够规范,普遍存在着科研资金和资产流失严重、科研项目成本难以核算、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