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7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38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同行评议、文献计量学评价及期刊评奖是目前我国学术期刊评价的3种评价形式,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体系,但从评价本身的准确性、全面性来看,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仍存在着一些局限与不足之处。营造合理的评价机制和和谐的学术氛围是评价深入并持续开展的前提,正确看待期刊评价,建立学科的引文数据库,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从形式评价到内容评价的转变,以逐步完善评价体系。为此,体育学术期刊应发挥评价主体的作用,加强对学术期刊评价中相关指标的分析,调整编辑出版工作重心,办好刊物。  相似文献   
2.
房威  朱安  张镅 《情报科学》2012,(1):72-76
从h指数和整数分割思路出发,构建"线性增长"赋分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高被引指向性的h型指数--hl-g,并通过与hT、hm的比较,得出hl-g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完善的结论。以8种综合性农业核心期刊的hl-g比较和分析为例,阐述了hl-g在期刊评价中具有着重考查高被引区域表现和完整反映被引频次分布情况两大优势。据此推测,hl-g可作为期刊评价赋分指标,弥补现行期刊评价方法在这两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宋玲玲 《现代情报》2017,37(10):137-143
[目的/意义]本文基于学术迹和学术矩阵的学术测度测算国内航空、航天领域期刊的学术矩阵参数和学术迹,实证探索研究期刊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学术迹和学术矩阵学术测度方法对期刊各类学术成就进行量化评估,充分展现期刊整体学术水平提供了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并深化了学术评价的直观性和全面性。[方法/过程]以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的10种核心科研期刊为研究对象,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集10种期刊的可被引论文数、零引论文数、h指数、总被引数和h域引文数5个独立数,基于学术迹和学术矩阵的学术测度测算它们的学术矩阵参数和学术迹,实证探索研究期刊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通过学术迹的动态变化趋势比较发现它们的学术迹整体呈发散状走势,有效学术贡献的累积期至少需要2~3年;学术矩阵的各项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诠释期刊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主要从总学术贡献、发文的即时关注度、学术潜力爆发期和整体发文水平等方面对期刊学术成就差异进行总结。这对于学术期刊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及科研影响力起到了客观且正确的敦促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针对P指数不能反映评价对象引文分布的P缺陷,在P指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引文分布的指数计算方法。[方法/过程]引入发文-引文分布曲线和学术矩阵表征期刊的引文分布,利用期刊评价的非参数统计方法,通过将引文数据进行分区划分,基于P核和P尾内有引用的论文,采用期刊的平均引文率代表零引用论文的影响,重新定义P指数的计算方法,提出Pnew指数。为避免学科差异对期刊评价的影响,以仅属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电子电气工程类目下有5年影响因子的53种期刊为研究对象,分别统计期刊的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H指数、P指数、Pnew指数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及差异性分析,以验证Pnew指数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结果表明,Pnew指数与H指数、P指数等多个关键指标的相关性较好。与P指数相比,Pnew指数既延续了其高灵敏度与高区分度的特点,又对P指数相差无几但引用分布大不相同的期刊有更好的显示度和辨识度,而且能够矫正引文分布对P指数评价的偏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随着社交媒体和电子出版平台的兴起,利用期刊在Twitter上的关注度来评价期刊能够对传统的期刊评价方式进行补充,发现该指标与传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并以期最终构建合理的期刊社交网络影响力评价指标。[方法/过程] 根据《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的社会科学版,选取国际图书情报学领域影响因子前30位的期刊作为该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为了研究altmetrics指标与传统的基于引文的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利用Spearman非参数相关性分析对期刊Twitter提及频次与8个传统指标(总被引数、影响因子、5年期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论文数、引文半衰期、特征因子和论文影响分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统计结果显示,JASIST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和Scientometrics是本领域中在Twitter上受关注度最高的期刊。期刊Twitter提及频次仅与期刊特征因子间存在中等的显著相关性,与其他指标间存在较弱的相关性。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其他期刊,在Twitter上设有官方账号的期刊明显得到更高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6.
"核心期刊"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的核心期刊筛选方法的分析,得出在不同场合下使用的"核心期刊"概念具有不同含义的结论.指出由于概念混乱而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的载文特征、引文特征、期刊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年指数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该刊5年来的一些特点和规律,通过该个案分析,为体育学术期刊的不断进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影响因子在我国科技期刊评价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57,自引:9,他引:48  
张凌之 《编辑学报》2003,15(2):126-127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科技期刊中作者和期刊自引过度的问题,认为要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应从期刊评价系统本身、期刊管理及评价部门以及期刊编辑部3个方面加强工作,使影响因子能客观反映出期刊在学术思想传播中的深度和广度,并有效地发挥其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颖 《现代情报》2012,32(8):101-105
通过CSSCI数据库2005-2011年的引文数据,对15种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g指数与期刊发文数量、被引用论文数量、h指数逐一比较,分析各评价指标的特点及其评价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了剔除期刊发文数量影响的新期刊评价指标——相对g指数,对相对g指数和g指数进行了对比,认为相对g指数在期刊评价中更具有科学性与客观性。  相似文献   
10.
白晗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4):190+196-190,196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三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参照我国图书情报类其他专业期刊以及SSCI收录的国外图书情报类专业期刊,从读者的角度对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期刊的发展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