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7427篇
科学研究   50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99篇
综合类   422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491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702篇
  2011年   591篇
  2010年   475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586篇
  2007年   782篇
  2006年   766篇
  2005年   654篇
  2004年   508篇
  2003年   508篇
  2002年   457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S大学的研究,探讨高校第二课堂运行的有效性,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approach for understanding money users’ relation to monetary governance institutions. It first describes the stakes involved in monetary governance from a neo-chartalist/MMT perspective. In a second step, it discusses existing contribution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oney issuer and money users, highlighting the literatures on central bank legitimacy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oney. It argues that neither allows for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monetary institutions and money users that takes the latter’s knowledge seriously. It then argues that the concept of moral economy can enrich scholarly analysis. Moral economies of money are defined as collective practices in which money users articulate demands as part of an understanding of money as a public good. Finally, the paper deploys the moral economy of money perspective to reconstruct the changing relation between institutions of monetary governance and money users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in the U.S. It shows how New Dealers silenced a moral economy of money, discusses fragmented moral economies after World War II, and the partial reemergence of such moral economies after the Great Financial Crisis. The paper concludes by discussing political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3.
从“工匠精神”的特质出发,分析了当前“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性,提出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In a recent article in this Journal, Eric Moore criticized an earlier essay of mine published in this same Journal on two fronts. On the first, he criticized my criticisms of broad internalism for relying on abstract moral principles too far removed from the practice of sport to adjudicate normative conflicts in which disputants cannot agree on what is the purpose of sport. On the second front, he criticized my reliance on what he called Rorty’s “controversial” views of truth and rationality to back up my criticisms of broad internalism. I find both criticisms forceful but not persuasive. In my reply, therefore, I defend both use of Rorty’s and other similar historicist takes on rational justification and my criticisms of broad internalism principles-based approach to normative inquiry in sport.  相似文献   
5.
大学教育“德育为先”学、思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重温教育经典,重温"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指出:要有先进的、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首先要有人,要有道德的现代人。这是包括大学教育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可持续、协调、有序和健康发展,即科学发展的前提。有实效的道德教育,也是将大学争取诺贝尔奖的热情、出大师的期望,奠基于"明德"、"至善"的"新民"成长、成熟之上的最根本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6.
公共危机关涉多方利益主体,政府要在利益纠葛中正确取舍,合理有效地处置公共危机,必须坚持伦理向度。针对目前我国政府在处置公共危机中存在的诸如拖拉推诿、回应滞后,漠视生命、推卸责任,行为草率、纵容姑息等缺失伦理的行为,需要采取增强伦理意识、强化道德责任,促进伦理制度化、增强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加强伦理监督、落实道德责任等措施,进一步加强政府处置公共危机的伦理向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旅游环境伦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伦理学对旅游发展的意义和功能,旅游环境伦理概念、主体、客体及价值,旅游环境伦理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等方面,实践研究成果主要有旅游环境伦理建设的基本对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环境伦理观以及旅游环境道德教育等。我国相关研究存在学科体系不完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实践研究视角尚待深入细化,缺乏实证、定量研究,对传统环境伦理文化借鉴不够等突出问题。今后,我国旅游环境伦理研究应积极探索构建自身的学科体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扩展实践研究的范围,注重运用实证、定量方法,重视借鉴传统环境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高校德育的前瞻与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将会对中国高校德育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既能给高校德育带来契机,同时也使高校德育面临严峻的考验。本文深入分析了加入WTO后高校德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高校德育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了解青少年学生理想信念发展的现状,是做好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前提,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中学生理想信念状况主体良好,但也存在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就提高认识和着力关注,全程学习和全员教育,家庭参与和社会营造,知行合一和活动育人,技术表达和网络育人,加强劳动和以劳促德,改进评价和明确标准七个方面,对新时代进一步改进高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构建新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的是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道德失范,扬弃传统道德,发展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到胡锦涛提出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我国新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已基本形成。要在实践中使之转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必须加大教育引导力度,激励公民道德实践与追求;必须强化约束规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大力褒奖道德典范,培育公民“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