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91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教育   11266篇
科学研究   1866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944篇
综合类   1001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6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462篇
  2020年   522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974篇
  2013年   837篇
  2012年   1134篇
  2011年   1224篇
  2010年   942篇
  2009年   870篇
  2008年   1002篇
  2007年   1287篇
  2006年   1079篇
  2005年   964篇
  2004年   856篇
  2003年   766篇
  2002年   560篇
  2001年   534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到2035年要实现教育现代化,难点和重点在农村。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地区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部分偏远山区依然面临许多困难,教育扶贫任重道远。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创造了“大家好才是真好”学校共同体教育扶贫新模式,其方向明确,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将教育扶贫常态化,达到互利互赢的效果,在国内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举国体制蕴藏着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但在实践中遇到“举国”困难、“共同”困难的问题,其原因为:①竞争大于协作,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难以发挥;②基础性制度不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竞争优势有机结合,调动全国的资源,集中力量实现国家利益的新机制即新型举国体制。与传统举国体制相比,新型举国体制在目标对象、环境背景、参与主体、价值观念、作用机制等方面呈现新特征、新变化。体育强国建设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解决体教融合、全民健身、科学训练、大型赛事举办等问题,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阶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梦人。因此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价值观念与举止规范在很大限度上直接关乎民族文化长生与否。加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无疑是高校思政环节举足轻重的教育目标,同样也是强化民族与学生政治自信的根基所在。在世界经济与民族文化交流频率逐渐增快的背景下,对于国内的大学生而言,需顺应社会的大态势,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之下,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良传统与革命文化,夯实先进文化的领导地位,构建文化自信观念。文章围绕怎样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来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增进其在优良的传统与文化的承接、革新与认可,强化大学生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认可度。  相似文献   
4.
提出大学教育应从以个体学习为主跃迁到团队学习模式,并阐述其重要意义,同时从管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视角发掘团队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然后指出团队学习模式应重点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并通过实践,给出相应的对策。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团队学习模式对改善大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和提升最终的学习成效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利江 《天津教育》2021,(11):173-174
学校是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思想政治教师要肩负起自己指导和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要求学校思想政治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本文首先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思想政治学科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接着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渗透中的途径和方法;最后提出学校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心理教育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新创业与通识教育选修课衔接的新模式改革已在各高校实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为创新创业与通识教育选修课衔接带来契机。通过完善体系、健全制度以保障改革贯彻执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7.
教育扶贫不是单向输出的过程,是为了自我和自我所处的命运共同体的系统性的认知和行动。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创造了“大家好才是真好”学校共同体教育扶贫新模式,这种模式将山区学校的发展目标与自身发展目标融为一体,将学校发展融入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以及国家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之中,以提升被帮扶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内生动力为切入点,是一种城市优质学校与山区学校“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学者解释《大学》,向来采用朱熹之说,认为《大学》是一篇教育学论文。实际上,《大学》通篇讲的是君王治国之道,此论可从四方面得以证实:其一,唐儒陆德明、孔颖达已发现《大学》主旨在于为政、治国;其二,从训诂学层面审视,朱熹之论不合《大学》文义;其三,《大学》所征引的文献均凸显君王治国之道这一主旨;其四,《大学》的内在逻辑—先后阐发了治国之前提与治国之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引发了教育教学的深刻变化,后疫情时代如何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为例,把“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职业素养”作为思政主题,从课程标准修订、思政资源平台建设入手,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专业知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大国工匠精神”,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协同,使之成为后疫情时代课程思政的开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文献综述法的基础上结合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发现: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研究经过了初步摸索、快速发展、深化创新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内涵认识、影响因素、程度测评与实现路径四个主要研究主题。随着实践的发展与研究队伍的扩大,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的总体研究成果丰硕,方法多元化,研究价值融入了人文关怀,研究结论逐渐深入,但仍缺少跨学科、体系化、综合化及实践性较强的研究。在新时代城镇化的背景下,今后的研究将在实践基础上,借助现代化研究方法,探索信息化研究的创新点和城市性测评的生长点,建立中国特色的“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性”的理论研究体系,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和现代化奠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