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贵州省地方民族高校的服务现状调查出发,提出通过深入开展特色服务、人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和专业化服务的方式来提升地方民族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2017年全国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以"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建设"为主题,重点探讨在创新驱动环境下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建设的战略思考与创新实践。此次研讨会对加快图书馆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智慧服务的延伸与深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过程] 基于10位国内图书馆服务领域专家学者与一线工作者的专题报告,探讨图书馆新型服务创新与能力提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结果/结论] 认为只有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技术、空间、人才等多方面要素的作用,才能全面提升图书馆支撑教学、科研、管理、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与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3.
庄新豪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1):72-75
数字图书馆推动了图书馆事业和信息服务业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数字图书馆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要得到稳而优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提高自身服务能力,构建能不断满足读者需求的服务模式.基于此,文章对数字图书馆服务能力转变的必要性、服务能力的主要内容等进行分析,结合数字图书馆本身的特性,提出提升其服务能力的几点建议.以期数字图书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所需的知识资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在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都已经初步建立了新型在线服务体系的前提下,各大高校图书馆如何真正提升其在线服务能力仍然是个严峻的问题。针对高校图书馆新型在线服务体系及构建策略展开研究,阐释我国高校图书馆新型在线服务体系建设及服务道路未来的发展走向。[方法/过程] 围绕“如何利用技术层次的创新实现用户体验革新”这一关键点,以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原则为基础,整合高校图书馆新型在线服务体系的构建现实与相关理论,提炼出最终研究结论。[结果/结论] 着重提出针对高校图书馆现实状况构建新型在线服务体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施文婵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6-6,20
探求高职建筑设计专业课程定位与社会服务能力的融合,提出从实习岗位链接课程教学的服务,通过分析实践课程教学与岗位能力的衔接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职业兴趣点,加强课程把握与就业的对接.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是大势所趋,而社会服务能力却略显不足。高校图书馆需要通过重塑公共服务精神、明确双重职能定位、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拓展公共服务领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来实现社会服务能力的再造,并要积极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提供个性化、深层次的服务,在社会化服务中实现智库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8.
9.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作为推进高职院校"双高计划"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有自身的要素范畴和实施路径。目前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还存在不足,包括支撑专业群不够、协同融合不够、成果转化不够等。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应坚持促进教学资源转化、促进解决技术难题、促进师资能力提升三个原则,同时采取从创新服务平台群布局、平台协同融合建设、协同创新团队打造、科教结合支撑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导向评价等路径。 相似文献
10.
高晓燕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48-49
文章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及应用目的出发,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中的服务能力,并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