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对玉米纹枯病损失程度的定量研究明确了病株率与病情指数之间、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经几种模型对数据拟合,以逻辑斯蒂(logistil)模型拟合程度最高,从而建立其模型为: DI=0.8558/[1+25.8178 Exp(—581497·H)] DI:病情指数(0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上海郊区经济作物栽培面积逐年加大,特别是保护地瓜果种植面积增加迅速。由于保护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导致土传病害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上海市西、甜瓜高产、优质、节本、高效生产的主要障碍。据农业部门统计:常年为害率达20%-50%,部分田块绝收。其中以土传瓜类枯萎病表现最为突出,该病国内、外研究报道较多,但应用于生产对该病害做到有效控制的防治技术研究尚不多见。其主要原因有:1.瓜类枯萎病菌在土壤中分布广、抗逆性强,连作造成菌源基数大,发病危害严重;2.土壤有害生物(主要是寄生性线虫等)和枯萎病有很好的协生作用,促进了病害的发生;3、通过现有单一措施难以有效的控制枯萎病的危害。因此,必需针对瓜类枯萎病的发生特点,找出该病的主导影响因素,研究和制定能有效控制瓜类枯萎病的技术措施,稳定西、甜瓜高产、优质、节本、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