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至文,文中鲁迅的思想情感是深刻而复杂的。如何清晰地引导学生把握其情感,理解其写作意图,教学思路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如按照一贯的依层次讲读的方法,学生的思维难以激活,课堂自然显得沉闷。如紧紧扣住文中的多次出现的“必要”的内涵和看似矛盾的话的情感,就找到了疏通全文的钥匙。  相似文献   
2.
一、整体性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 本世纪二十年代.奥地利学者贝塔朗菲建立了有机体系统的概念。提出了系统理论的思想。三十年代末.贝塔朗菲从有机体生物学转向建立具有普遍意义和世界观意义的一般系统理论。学者们给系统所下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贝塔朗菲认为: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3.
请看《淮南子·人间训》中的一则寓言:秦牛缺径于山中而遇盗,夺之车马,解其橐笥,拖其衣被。盗还反顾之,无惧色忧志,欢然有以自得也。盗遂问之曰:“吾夺子财货,劫子以刀,而志不动,何也?”秦牛缺曰:“车马所以载身也,衣服所以掩形也,圣人不以所养害其养。”盗相视而笑曰:“夫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形者,世之圣人也。以此而见王者,必且以我为事也。”还反杀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