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挥麈录》是宋代王明清撰写的史料笔记,记载了南、北宋之间政治军事、见闻轶事、典章制度、朝野史实、诗文碑铭等多方面内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挥麈录》校点本为阅读和研究提供了方便,然而标点方面存在较多可商榷之处,今列举十余处予以辩正.  相似文献   
2.
丁庆刚 《天中学刊》2014,(1):103-105
《出曜经》是由晋代著名译经大师竺佛念翻译,其中保留了大量当时的口语词和俗语词,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文章讨论了其中的几条词毋,以期能对大型辞书的编撰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三国支谦译经为语料,对译经中介词短语的宾语省略和宾语前置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可以把握支谦译经中介词短语的特征,同时也有利于更进一步探究介词短语语序的变化对汉语句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地名与社会紧密相连,是社会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达州地名反映了达州独特的地形地貌和经济发展的地域文化特征,记录和保存了达州的宗教信仰、宗族观念和历史典故等社会文化特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士口:生活中经常会听见有人说“XX有个坏毛病”,“改掉坏毛病”。报纸杂志上“坏毛病”也频频出现,(1)纠正坏毛病,别让骨骼亚健康。(《中国青年报)2011-07—25)(2)孩子“坏毛病”,原来是抽动症。(《华西都市报》2011-06—14)(3)只想饿她两天让她改掉坏毛病。(《深圳特区报》2008—05—13)  相似文献   
6.
模糊语言学研究的核心是语义的模糊性,而词语是模糊语义最突出的载体。文章从语言基础、现实基础、心理基础、美学基础四个方面探讨模糊词语存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