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试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与角色的胜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了我国文化建设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而教师是培养“...  相似文献   
2.
审丑与审美是辩证统一的,丑依附关而存在,而在当代中国的网络文化情境中,网络审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文化的商业化、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导致的信仰缺失以及网络的推波助澜使得审丑文化大肆泛滥。作为现代信息主要受众的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信仰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一方面要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要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审美辨别能力。同时,大学生自身应自觉学习新的网络条例和法律法规,依法文明上网。  相似文献   
3.
丁慧民 《文教资料》2013,(30):120-121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开始凸显。少数人认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怀疑.出现了信仰危机。而据调查分析,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树立理论自信,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促进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激励当代大学生真信、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导向上、文化传播上、文化整合上、文化创新上发挥重大作用,从而促进和谐社区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建立、社区意识的形成、不断地创新和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个沟通的过程。沟通的有效与否将直接影响工作的效果,本文从探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入手,挖掘深层原因,继而从有效沟通的策略和技巧两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丁慧民  任敬  马文静 《文教资料》2011,(11):228-229,186
作者通过对随机抽取的安徽三所"211"院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对于大学生"粉丝"群体的消费心理、文化社区互动、网络群体性事件和极端粉丝行为的相关特点进行了总体的描述和分析,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粉丝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影响模式下具体系统的导引方法。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已经进入以社交媒体等应用为主的一种新的互联网发展阶段,具有开放性的社会结构、共享性的服务方式、互动式的网络管理、协作化的共创模式等特征.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新变革,人际交往的新变化,对社会组织建构、社会治理带来了新冲击与新问题.网络空间治理需要从政府、企业和各种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公民和公民各种形式的自组织,坚持"依法治网,严格遵守《网络安全法》,形成网络空间治理"三维一体多元共治"新范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