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小学教育应重视以开发人的创造素质为特征的创造性教育。创造素质是一个人的创造态度、创造需要与动机及其创造能力的完备统一。中小学生创造素质培养应加强创造性教育,树立多元的创造观;既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又注重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塑造。同时在学校教育中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学校评估体系中,要形成儿童创造素质的教育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
构建新的课程文化是课程改革的高位目标,教师职业价值观是这种文化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经历六年课改的实践和反思,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正在发生悄然变化,一种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新职业观正在重建,它对推进新课程向纵深发展意义重大,并最终决定新课程目标的实现。而重建教师职业价值观,并非一个简单的物化过程,它需要营造学校氛围,需要制度保障,更需要教师在研究性实践中的不断反思。  相似文献   
3.
教科书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能够同时共享的稀有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使学生认识教材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充分利用教材已有内容开展教学,挖掘并发挥教材例文示范与模板功效。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释"右"为"言不足以左,□手助之."俗字作"佑";释"左"为"手相左助也."俗字作"佐"[1].<易·泰>云:"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孔颖达疏:"左右,助也,以助养其人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