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中,诗歌,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或为单偶之句,或为一二篇什,或借诗歌为表达形式,或以诗歌为史事素材;一节一拍,蕴含丰富的内容,一顿一挫,传达多重的信息。我们简直难以想象,假如"前三史"中失去了这些"诗质素材",这几部中国古代史学名著还会有那么动人的神韵、那么迷人的魅力吗? 一 "前三史"中的"诗质素材",大致有这样几种类型:一、采录社会上广泛流传的谣谚。  相似文献   
2.
张衡(78-139年)是中国东汉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世界文化巨人,才艺超绝,品格越清峻,勇于探索,积极进取,勤奋不已,具有可贵的创新精神。他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具有远见卓识,他地坚持真理,地同邪恶努力斗争,体现了刚直的知识分子的正气,他淡于名利,不尚空谈,不事浮华,注重实际。他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3.
西汉时期,“风俗”、“习俗”问题,经常引起朝野的深切关注。那时人们所说的“风俗”、“习俗”,大体上有两种含义。其一相当于我们所说的“风俗习惯”,即一个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历史传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原因而长期形成的乡风民俗,这些乡风民俗世代相沿,具有较强的传统性和稳定性,在不同地区之间,又有明显的差异,即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其二相当于我们所说“社会风气”,即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比较广泛的参与和影响,又引起普遍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丁毅华一、明确目标,培养“两个教育”的骨干人才在经党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拟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要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均被列入“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开的盐铁会议,其后宣帝时桓宽根据会议原始记录整理而成的文献《盐铁论》,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后人对之作了不少研究和评论。但总的看来,对会议的历史作用以及与会者的观点、主张究论者多,而对于会议的会风,则未予以足够的注意。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与会风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贾谊对荀子的师承关系在汉初的思想成果中寻识先秦诸子的遗传,贾谊对荀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足以引起我们的注意。《史记》是将屈原、贾谊合为列传的。屈、贾均为经国之才,又有相近的遭际,屈原作《离骚》,贾谊为赋吊屈子,两人虽隔代而心相通。司马迁和他们有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共鸣,故将这两位相距近百年的人物合为一传。  相似文献   
7.
丁毅华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3):108+134-108,134
本文主要探讨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音乐内容进行意境创设,引导学生完成情感的体验。意境创设与情感体验最终是要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听懂音乐,提高审美力,从而达到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的。本文就音乐欣赏课"意"与"情"的表现进行了探索,并针对这两方面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为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角度。  相似文献   
8.
《急就篇》成书于两千多年前,此后长期广泛流传,主要被作为儿童识字课本,但就其功用来说,实兼有语、常识课本的性质。此书涉及当时自然知识和社会生活多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对于资料相对不足的秦汉史研究来说,又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理应受到重视,特别是对于秦汉社会史、化史的研究,确有加以深入挖掘和利用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盐铁会议论战性质辨析丁毅华在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举行的盐铁会议上,与会者分为两个阵营,唇枪舌剑,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到底应当怎样看待这场论战的性质?对此,尚有一系列问题有待深究,需要澄清。一关于论战双方的阶级分析参加盐铁会议,作为论战双...  相似文献   
10.
一秦汉待诏不是官名自从秦始皇确定皇帝的命、令专称“制”“诏”,“待诏”一词就出现了。从字面上讲,“待诏”之意并不费解,颜师古注《汉书·楚元王传》“(刘)辟强子德待诏丞相府”曰:“于丞相府听诏命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