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美国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的特点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社会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以前,经济学家们认为只有大型企业才是美国经济支柱和新就业机会提供者的说法开始被推翻。从1969年到1976年,大量的新成长的中小企业创造了美国经济中81.5%的新就业机会。1980年以后,美国超过95%的财富都是由大变革中新兴的中小企业创造的。在这种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创业者掀起的“创业革  相似文献   
2.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对期望效应中来自师生双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期望形成的心理成因,期望传递的范畴、渠道和期望实现的中介物质三方面探讨期望效应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3.
强化期望效应教育智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学生抱有何种性质的期望,都会有意无意地以相应的态度、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在他们身上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教师的行为观念、学生的行为反应与期望教育智慧之间存在着循环往复的锁链关系。教师的期望被学生所接收和理解后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概念促进或阻碍学生的学业成绩。为了发展学生的智力,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应当强化“相信学生学得更好”的期望效应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解决UWB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问题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UWB技术的精确测距功能,在获得网络一跳邻居节点间距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求解优化模型的方式,确定整个网络的物理拓扑。为实现网络基本功能,如路由、网络管理等提供了可能,适用于传感器网络或节点运动变化较小的Ad Hoc网络。  相似文献   
5.
超宽带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解决UWB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问题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UWB技术的精确测距功能,在获得网络一跳邻居节点间距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求解优化模型的方式,确定整个网络的物理拓扑。为实现网络基本功能,如路由、网络管理等提供了可能,适用于传感器网络或节点运动变化较小的Ad Hoc网络。  相似文献   
6.
项目教学法要求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在<网页制作实训>课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前制定好具有应用价值的网站计划,在教师的指引下成立网站设计项目组,边学习边制作,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直接应用到身边有价值的实际问题中,完成网站的设计制作及发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作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教育学实验。他们首先随机抽取20%的学生作为受试者,然后采用虚假信息让这批受试者自认为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生。18个月后,实验者发现这批受试者的智力发展比其他学生快。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据此认为,当教师将某种教育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后,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塑造自己的行为。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实验在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引起了极大的震撼,也引发了许多相关的实验和讨论。最初人们研究的重点是教师期望效应存在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后来进一步发展到研究这种…  相似文献   
8.
浅析项目教学法在《网页制作实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项目教学法要求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在《网页制作实训》课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前制定好具有应用价值的网站计划,在教师的指引下成立网站设计项目组,边学习边制作,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直接应用到身边有价值的实际问题中,完成网站的设计制作及发布。  相似文献   
9.
教师期望效应理论研究及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期望效应,是指由教师的期望所引起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当教师将某种教育期望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或明或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后,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并结合对自己的信念,以及与教师的关系来解释教师的行为,从而对自己形成一种期望,沿着教师的期望发展。然而,作为教育观念的期望,目前在高校教育中存在着种种不合理的表现。为了发挥期望的积极效应,调动学生内部动力系统, 教师应建立期望教育观,学校也应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0.
以湖南长沙与浙江永康6所中学的630名初二学生为被试,对教师期望、教师支持、学生感知支持及学生自我概念进行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教师期望与学生自我概念显著相关。教师期望对自我概念的变异具有较强的解释作用,学生感知支持起到中介作用;2)教师期望、学生感知支持与学生自我概念在三组学生之间呈现非常显著的差异。教师支持行为在高期望学生与中等期望学生之间未呈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