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久前,学校组织学生到北海游览。回来后,孩子兴冲冲地按照老师的布置,写了一篇作文《游北海》,并且拿着草稿向我征求意见。我看了第一句:“北海,一年四季都以它美丽的景色,吸引着无数的游人。”就问孩子: “你到北海去过几次?”“两次。”“那你怎么知道它一年四季的景色呢?”“我这是从同学的一本书上抄来的。”我说,“作文,得自己作嘛,怎么能抄呢?”他理直气壮地反驳道:“人家老师说的,‘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抄得好就行。”我一时无言,只得往下看。果然,下面一大段描写北海景物的文字,也毫无一点十几岁孩子的语言,无疑全是抄来的。我说:“这不行,你没学会作文先学抄书,这算  相似文献   
2.
思想评论的论证,离不开摆事实,讲道理。评论中的“事实”是什么?可以是具体的成概括的事例,也可以是准确的数字。在新闻报道中,数字、图表是经常使用的事实材料,如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个时期经济增长的数字和物价指数等等。其中每个数字都是新闻,或都具新闻价值。在评论文章中,借数字、图表立论的虽然不多,但若用得恰当,一个数字也可能顶得上许多琐碎事例,更超过空泛议论的说服力。列宁在讲到报刊宣传时指出,“在解释社会主义问题和目前俄国革命问题时,不要空喊,而要善于运用掌握的事实和数字。”(《列宁全集》第11卷第275页…  相似文献   
3.
鲁迅说,“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因此,“我辈评论事情,总须先评论了自己,不要冒充,才能像一篇说话,对得起自己和别人。”我以为,这话不仅概括了鲁迅评人论世的经验,而且也道出了报刊评论作者所应有的文德和修养。所谓“先评论了自己”,自然不是说自己有缺点者就不能评论别人,也不是说要在每篇评论中先都检讨一番自己。而是说,遇事先看看自己做得怎样,然后再想想如何去评论、要求别人。将心比心,表里如一,可以避免求全责备,苛责于人。倘若“冒充”完人,装出一副唯我正确或一贯正确的架势,只知训人,不知省己,自…  相似文献   
4.
思想评论要求旗帜鲜明,把道理悦清说透,是不是就无须含蓄,不必给读者留有思考的余地?恐怕不是。高明的作者,是不会把鲜明与含蓄看作是相互排斥的东西,而会在二者的统一中显出技巧来的。费尔巴哈说:“聪明的写作方法是先把读者看作有头脑的人,是不把一切都说出.而是听凭读者在自己去想象事物的关系、条件和界限之下所悦出的语句才是有效果的和可以想象的。”在这里,前提是“先把读者看作有头脑的人”,会自己思索,独立判断的人。这就涉及到对读者的认识水平、知识水平的估价是否恰当的问题。如果把读者看作阿斗,以为自己已懂的读…  相似文献   
5.
评论要以理服人,自然须运用逻辑力量,充分说理。但若写成冷冰冰、干巴巴的说教,没一点感情,其说服力也会大减。有些评论也说得有理,却不能令人感动,就因为只是晓之以理,而没有动之以情。中国古今思想家、文学家,都很重视评论的感情色彩,重视文章的感情因素的作用。毛泽东说:政论应该像政论,但并不排斥抒情。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繁彩寡情,味之必厌”(《文心雕龙》)。他把情与理视为文章的经纬,概括了传统文论的一条重要经验。梁启超的政论,在近代史上所以能风靡一时,与其感情充沛有关。他说,他的文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