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这就决定了初中思想品德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它要求思想品德课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3.
教育一直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队伍的培养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教育质量。通过对国内中小学"名师"的内涵、品质与培养进行研究发现,"名师"内涵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名师"的品质逐渐多元化;"名师"的培养在评选、培养方式、评价、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使"名师"及其培养存在的问题得以完善,归纳出几点建议,使其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4.
彭德利  严秀英 《家教世界》2013,(7X):232-233
良好的饮食习惯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幼儿是处在神经心理发育迅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表现出探索性行为的阶段。在进食时也会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进食欲望和参与意识。应允许幼儿参与进食,满足其自我进食欲望,培养独立进食能力和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本文将以朝鲜族饮食文化为例,阐述在早期教育中如何利用朝鲜族饮食文化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5.
论理想与现实自我的落差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落差现状、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和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落差量表对延边大学483名本科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落差随年级的上升而减小;学业自我效能感逐年下降;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落差与学习能力效能感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