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数与代数”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即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具有良好数感的学生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2.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对自己业已开展的教学活动经过回顾、诊断,从而批判地发现自己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值得肯定和需要修正,甚至需要革除的教学环节.其是教师发展、课堂教学能力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科学的进行教学反思有利于其在教学活动中改变不足,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在教学相长中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3.
数列极限定义是理论较强又很抽象的数学概念,也是初学高等数学的学生不易掌握的概念.借助实例和几何图形论述数列极限的定义与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解题中难免会出错,这正暴露出他们思考问题的不足.对此,我们如果引导到位,就能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能力.因此,对小学生数学错题研究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对自己业已开展的教学活动经过回顾、诊断,从而批判地发现自己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值得肯定和需要修正,甚至需要革除的教学环节。其是教师发展、课堂教学能力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科学的进行教学反思有利于其在教学活动中改变不足,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在教学相长中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