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从哲学诞生之日起每个学习和研究哲学的人都在追问,可以说有多少个哲学家就有多少个答案。当然这并不是指哲学的概念或定义而是指哲学这门学科的最基本的规定。正是基于上述的思考,结合哲学原理的讲述,深化了对哲学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意识形态;追求的既是真理,又是某种信念的认识。本文就是从哲学的二重性和真善美的角度来理解哲学。  相似文献   
2.
生死观(包括灵魂观)是蒙古族萨满教教义中的重要内容,其中的几大问题在今天来看也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在萨满教关于肉体与灵魂关系的阐述中,蕴涵着哲学基本问题的萌芽;萨满教虽然认为长生天创造了所有生灵世界和无机世界,但是这种观点中包含着重视生命体的存在和保护所有物种的泛伦理主义情怀,也蕴涵着彰显人的主体性、强调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力争做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等观点,这些对当今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都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还是意识或上帝的创造物,这一哲学基本问题是贯穿整个人类认识史并争论极为激烈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蒙古先民们也进行过反思,并得出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另一种观点便是创世说,认为世界是天(腾格里)或佛祖(布儿罕)创造的产物。这种观点主要集中在早期蒙古的神话故事、英雄史诗、图腾崇拜和萨满教当中。元朝、北元和清朝时期这种创世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原先的以萨满教为主线的内容与形式逐渐被佛教或佛教与萨满教的混合体所取代。虽然说这种自然观把自然界的形成、变化和发展问题神秘化了,但是它作为蒙古族认识史上不结果实的一朵鲜艳的花朵,其中也必然包含很多合理的成份。发现其中的合理成份,并使其运用于今天或服务于今天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还是意识或上帝的创造物,这一哲学基本问题是贯穿整个人类认识史并争论极为激烈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蒙古先民们也进行过反思并得出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另一种观点便是创世说,认为世界是“腾格里”(天)或“布儿罕”(佛祖)创造的产物。这种观点主要集中在早期蒙古的神话故事、英雄史诗、图腾崇拜和萨满教当中。我们应发现其中的合理成份并使其运用或服务于今天人们的社会-生态实践活动,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马桂英教授在《蒙古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2013年11月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提出,蒙古草原是亚洲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价值已经远远超过经济价值,中蒙两国应该携手合作,共同保护蒙古草原,以维护两国人民共同的生态福祉或生念安全。  相似文献   
6.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精髓,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科学依据,也是我区蒙语授课学生素质教育必须坚持的总方向。所以,我们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加强蒙授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素质教育,采取有力措施,为自治区两个文明建设,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麻海山副教授历尽四年有余写就的学术力作——《人类发展观念的哲学拷问》已于2013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礼出版,这是哲学界的一大幸事。此作从人类发展观念的历史考察、现代发展观念及其特点、现代发展观念的理论及现实基础、现代发展实践及其闲境、对现代发展观念的反思和批判、“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等六个层面,以人类发展观念的历史沿革、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利弊得失、今后的人类如何发展才算合理等作为切人点,进行了深入、系统和极具个性地拷问。  相似文献   
8.
盖志毅教授《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下简称《调整》)一书,于2011年11月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此作继承、借鉴了前俊与时贤的研究成果,对新牧区建设提出了一个学者中肯的建议,对牧区政策安排的历史与现状、得与失剖析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9.
生业方式是适应生活环境与生产实践形成的,以衣、食、住、行为主要内容的生存方式。由于生活环境与生产实践的不同,生业方式也形成不同的模式和特色。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不同的生业方式也产生不同的生态功能,如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狩猎文明、游牧文明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狩猎、游牧生业方式会较大程度的保护生态环境,而把自然界当作改造对象、征服对象的工业文明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工业化的生业方式对生态环境则起较大的破坏作用等。生业方式是生态化的,早期蒙古的经济生活决定了其生业方式的生态化,这一点也能从能量学原理和种群学说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国内学界,尤其是教育界热门话题之一。随之,蒙语授课大学生素质教育也提到了议事日程。由于对素质、素质教育概念界定的不一或不确切,包括蒙古族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笔者从素质、素质教育的概念入手,对包括蒙语授课大学生在内的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