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根本原则。科学发展观既强调以科学精神谋发展又强调以人为本求进步,它遵循了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原则。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没有专门的纯哲学著作,但他能在实践当中自觉地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本文以邓小平的党建理论为例,说明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邓小平党建理论是马列主义的建党学说和毛泽东党建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敞敬畏天命,并且认为除了圣人之外,一般人是不可能知道天命的。刘敞的天命论具有双重性,这种双重性又在为现实政治服务上达成一致。他一方面认为人应当敬畏、接受和顺从天命,难免染上迷信和唯心主义的色彩;另一方面又强调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又使得他的天命论中包含着一些唯物主义的成分并闪耀着主体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4.
刘敞和王安石都很重视人性论,都辩证地看待性与情的关系,前者认为仁义即性、礼乐即情,性与情的关系就好比是神与形的关系,而后者认为"性情一也,性本情用"。从性情论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二者都是具有创新精神而又好发议论的学者,只不过二者之间正常的学术探讨被后来一些人所政治化。  相似文献   
5.
刘敞是北宋中期经学变革思潮中的一位代表性人物,从表面上看,他疑古惑经,但实质上是尊经崇道。他以义理解经,不拘传注,开创了宋代经学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经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宋代服装受胡服的影响大,服装的等级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女性服饰花样翻新。宋代服装变迁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人的内发性的欲求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北宋中期内忧外患日益加重,有志之士纷纷挺身而出,要求进行变革以挽救危机。李觏便是其中一员。在学术上,他对儒家经典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开宋代义理先河。在思想上,他主张经世致用,是宋代功利主义先驱。在政治上,他追随范仲淹,拥护“庆历新政”,提出了一整套通变救弊的革新主张。虽然没有史料表明李觏与王安石之间存在直接的交往,但重要的是两者的革新思想基本一致。李觏是王安石的先驱,王安石将李觏的理想付诸了实践。李觏与王安石以非主流的身份同占据宋学主流的程朱理学相对而立、相映成趣,并对南宋以陈亮、叶适为主的事功学派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北宋中期在政治上经历了从庆历新政到熙丰变法两次大的变革,与之相应的是在意识形态中也发生了一场儒学的变革和复兴,即宋学的产生和发展。从欧阳修的疑古惑经到王安石的义理之学基本上反映出宋学在产生和发展时期的一般特征和轨迹。与此同时,他俩的经学又具有自己的特色,这便是实践精神和开放精神。作为北宋中期江西经学的突出代表,欧阳修和王安石的经学不仅是宋学阵营内部与理学相抗衡的一大派别,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宋神宗是熙丰变法的主宰,他所要变革的正是作为有宋一代纲纪的“祖宗家法”。本文在系统地考察了神宗以前北宋诸帝对“祖宗家法”的开创和继承之后,详细地分析了神宗对“祖宗家法”的矛盾态度,最后指出神宗在其“锐意求治”和“祖宗家法”之间很难调和,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熙丰变法的失败。  相似文献   
10.
从《诗集传》看朱熹的婚恋观念乐文华宋代被后人称为“经学变古时代”①,例如在《诗经》学方面,宋儒凝古惑经之风盛行。欧阳修、苏辙和郑樵可谓是宋代《诗经》学怀凝派的先锋,而朱熹可称是其集大成者。朱熹于1177年编成的《诗集传》,是一部在宋以后广为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