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人肉搜索"现象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是利用人海战术、依赖众人力量,在繁多信息中筛选相关信息的搜索方式。是一种区别于机械引擎搜索、伴随网络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的、特殊的社会互动形式。“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吸引大量人群、尤其是23—25岁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2.
自我结构的出现与发展是成长过程中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文化是影响自我结构的重要因素。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自我形成具有较大影响,“仁”的传承以及“宗族观念”作为儒家文化的衍生物通过社会教化对中国人的特定人格结构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羞耻感作为一种高级道德情感,是个体在道德自我形成以及道德行为中产生的一种指向自我的痛苦情绪体验.中西方对于羞耻感的阐释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在中国文化中,羞耻感的含义更为宽泛且个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行为自我控制羞耻感.作为道德自我产生与发展的动力,个体通过趋利避害、模仿学习、主动自我建构而习得的道德自我受到羞耻感的直接影响.因此个体就必须要正视羞耻事件的情境及自我道德观念,自查反思自己的行为,改变从前的错误观念和行为标准.但同时也可能会导致过分遵服于规则、创造力下降等一些负面影响.在教育实践中,羞耻感的教育对于个体品德的培养、道德自我的建立有着很好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