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互动式课堂,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平等交流,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相长。因其课堂效益显著,师生关系和谐,教得轻松,学得愉快,深得广大师生的认可。但是在互动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广大地理教师普遍感到教学设计难,课堂驾驭难。特别是备课过程中,互动题材查找难、筛选难,设计更难,对师生互动切入的角度、广度和深度也难以把握。下面,笔者仅就中学地理课堂师生互动题材和方式的选择视角做一些探析,试图从不同角度、用不  相似文献   
2.
旅游岛集萃     
法罗群岛位于冰岛东南约400千米、苏格兰以北约280千米处。群岛由30个小岛组成,其中有人居住的岛为18个。多悬崖、峻岭、深谷和海湾,在悬崖峭壁上栖息着大量海鸟。因为地形的原因,这里的海岸线曲折绵长,多峡湾和瀑布、风景如画的村庄和山峦以及与苏格兰高地相似的沼地,岛上散布着中世纪的教堂、小渔村、牧羊人的老房子。乡村风景在陡峭的山地间连绵延伸。这里有许多户外项目,如帆船、登山、钓鱼和观鸟。在民俗节或是私人派对上可以看到法罗文化晚会,有专门为游客准备的法罗特色食品和铁链舞。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地理空间探究能力是学好地理的基础,空间探究能力是学生各种素质中一种十分重要同时培养难度又相对较大的基本素质。地理空间探究能力主要包括:辨析方向的能力、确定地理方位的能力、立体思维能力等。许多地理事物因其大大超出了人的视觉感知范围,令人难以想象和把握,培养学生的空间探究能力成为地理教学的瓶颈。依据地理事物本身的特征和学生空间思维形成的基本规律,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培养地理空间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科学开展深度学习、多元学习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以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太阳视运动轨迹”的学习为例,立足概念化、结构化、情境化逻辑,从思维层级的角度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设计,深度探析“太阳视运动轨迹”这一重难点的突破过程,为开展新时期深度多元化学习提供真实典型的案例。  相似文献   
5.
正地球光照图的科学解读与灵活运用一直是高中地理地教学重难点,能在较短时间内科学轻松地突破这一知识点,是许多地理教师不断追求的教学目标之一。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总结地球光照图过程中的思维角度变化与空间转换特点,并为突破光照图教学重难点,提出自己独到的教学方法供业内同仁指正。一、思维角度变化与空间转换特点(以经典图形为例)(1)从透视、侧视到俯视、斜视。学生习惯于识读完整可透视且是侧视状态的地球经纬网图,实际教学中则需要进行多方位、多视角的经纬网识读训练,如图1  相似文献   
6.
地理空间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辨析方向的能力。2.确定方位的能力。3.立体思维能力。在训练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有:1.循序渐进,联系生活。2.由近及远,从已知到未知。3.化大为小,化繁为简。4.由感性到理性,化抽象为直观。5.由静态到动态,从零散到系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