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所谓语感 ,是对语言的一种迅速、敏锐、准确的感受能力。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养 ,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 ,也是“大语文教育观”的具体体现。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 ?笔者不揣浅陋 ,略述拙见 ,与同行共勉。一、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从教学角度来说 ,训练语感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是诵读。诵读 ,是一种能充分传达文章情意的自然读法。不求声音宏大 ,但求读得清爽、自然 ;不求字正腔圆 ,但求读出节奏、情感。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  相似文献   
2.
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生成过程直接体现在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义在确定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首次提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种由语文单一性(工具性)向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转变,标明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全新的课程观念和全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生成过程直接体现在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义在确定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首次提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种由语文单一性(工具性)向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转变,标明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全新的课程观念和全新的价值取向。一、人文性,反映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1、从语文课程选择的教学内容来看,语文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从必修课…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