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处于急剧的转型时期,这一转型使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诸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在文学界它直接导致了作家们精英意识的消解,促使中国当代文学对其内部进行调整,由此成为新写实小说生成的最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2.
新写实小说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创作思潮,集中体现了转型期中国社会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理想、终极关怀、生存心态等方面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平民意识成为其最突出的精神取向之一.作品中小人物相对集结的平淡、琐屑与粗鄙,其精神向度不在有意展示生活的自然主义,而是通过非崇高的人生情态揭示生活的底蕴,展示人情人性的潜在本色.  相似文献   
3.
回顾和分析了韩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总结出了它的四个特点,即:一级学科的设置由国家控制,严格管理;二级学科设置灵活自由,实行动态管理;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随科学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而变化;国家鼓励各大学针对国外留学生设置研究生院与新的学科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4.
于沐阳 《丹东师专学报》2010,(6):121-125,151
19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下,中国知识分子的角色认同与话语方式又一次面临危机,再一次陷入到了"失语"的窘境。而始终坚持精英立场的张炜在几部长篇小说中为我们提供了为数不多的执着寻找精神家园的人物。《家族》与《柏慧》中的"我"始终固守着最后的精神伊甸园,在抗争中坚持的是高蹈的道德理想主义。《能不忆蜀葵》中的淳于阳立在商海中碰得头破血流之后,开始了不知终点的精神朝圣之旅。这些人物为我们提供了知识分子寻找精神家园的艰难历程,他们的存在也昭示着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依然存在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血液之中。  相似文献   
5.
1949年后,两岸乡土文学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下独立发展,就其与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看,虽然表现出意识形态的一定对立,但文学作为拥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主体,却一致表现出摆脱政治束缚的要求,实现了整个中国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再度接轨。  相似文献   
6.
19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角色认同与话语方式再一次陷入到了"失语"的窘境。中国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的理想也在新的时代风气之下萌发出与传统有别的新特质。《山里的花儿》、《沧浪之水》等文本塑造了A君、池大为等知识分子身份与权力相结合的一类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复杂的人格特征与多变的个性,既为人们解读当下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属性与价值选择提供了经典案例,也成了"人文精神"失落的文学言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