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结合野外地震勘探虚拟仿真系统开发实例,分析了利用碎片整合思想实现地震勘探区三维场景的建模问题,并深入讨论了模拟行走和仿真飞行两种不同漫游模式下的算法思想及功能实现。经测试,系统仿真效果好,交互性能高,为后期地震勘探作业流程的仿真开发工作起到了很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依据全国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总要求以及落实立德树人的总目标,结合“应用地球物理学”课程特点,探索课程思政的具体途径、实现方法。通过精心教学设计,将立德树人、纪律意识、法制观念以及科学素养培养等贯穿于课堂教学、课堂管理、作业批改、实验指导以及课上课下整个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实现了显性专业知识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统一。  相似文献   
3.
“应用地球物理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学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学好本课程是任课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用战略思维指导“应用地球物理学”教学,以全局的发展的观点为导向,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与时俱进,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应用地球物理学”课程中勘探方法众多以及各种勘探方法内容的相似性、研究对象的一致性等特点,通过开展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整合、学科知识整合、教学手段整合以及教师资源整合等多项举措,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大胆革新,在强化共性的同时,更好地突出了各种勘探方法的个性特征.教学内容得到了大幅度精简,教学手段得到明显的改善.既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同勘探方法单独教学所造成的内容交叉和重复,又提高了课堂学时的利用率和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应用地球物理学”教学中,通过引入整合教学方法,不仅较好地实现了不同勘探方法以及不同专业课程内容、概念等的融合,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应用地球物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通过“薄层”与“厚层”概念教学范例成功地诠释了整合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重要性。联想使知识得以扩展,对比使问题得以明晰。严谨细致的教学研究工作是实现整合教学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逃课几乎成为各高校的普遍现象,更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通过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发现,大学生逃课主要表现为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两种形式,而且呈现出逃课"有偿化"、公开化、选课性以及年级递增性四个特点。与此同时,从"主动逃课"、"被动逃课"和"选择逃课"三个逃课群体出发分析了大学生逃课原因。进一步就如何让大学生远离逃课,回归课堂,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