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职教师企业实践运行过程存在权责不够明晰、沟通不够顺畅、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基于问题分析,构建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企研校"运行机制。这一机制是以政府为教师企业实践的主导机构、以企业为教师企业实践的主体单位、各级教研沟通协调、中职学校参与其中,具有强调政府主导、明晰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责任义务以及发挥教研机构协调作用的职能特点。构建"政企研校"运行机制,需要搭建教师企业实践的组织机构和对话平台、发挥教师企业实践的第四方(教研)协调以及建立教师企业实践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亢利平  于健 《成人教育》2016,(12):66-68
整合农村职成教育资源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基础工作.县域农村职成教育资源分散的问题长期存在,在国家对农村职成教育统筹发展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和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创建路径的支撑下,以县级职教中心为核心横向整合资源,建立县、乡、村纵向衔接的县域农村职成教育体系,建立县域农村职成教育统筹运行机制,推动县域产业资源与职成教育资源的融合,对改善农村职成教育供给方式、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课程开发在社会需求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与设计、开发程序等方面都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本文针对这种现状,着眼于中职学校如何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以社会需求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探索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寻找更加适合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之路。  相似文献   
4.
亢利平 《成人教育》2014,34(12):71-73
农村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数量不足、分布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包括体制因素、动态因素、岗位因素和激励因素。相应对策建议为:建立以专业调整为导向的教师流动机制,完善学校内部向专业教师倾斜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农村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建设,制定有利于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的教师入口政策,制定向农村职业学校倾斜的编制政策。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可分为三个层次,从教师、学生和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影响中职课程信息化的实现条件。中职课程信息化表现出自身的独特特征,并对中职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即"非"系统、"星"知识、"显"原理、"仿"技能和"活"资源。  相似文献   
6.
亢利平 《成人教育》2011,31(9):28-29
科学地进行中职教师培训的价值定位,是有效传递培训信息,使学校、教师认知自身素质和培训价值,产生培训决定的基础条件。从价值论的角度给中职教师培训以科学的定位,能使培训从对教师培训工作的价值体系构成定位、价值评价定位、价值实践基础定位的认知的基础上,发挥培训策略、培训方法、自组织能力有机整合,保持培训信息持续和效果的最大化;在对教师培训价值认同和修正其行为导向的过程中,依据反馈不断修正和实现培训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但如何建立校企互利双赢关系一直是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上的瓶颈,文章在分析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校企合作"两级融通"模式,并明确了要在校企建立"一体两级"的组织机构、制定"两级融通"的工作制度实现深度合作,构建校企对话平台,确立校企合作载体,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同时校企双方均应具有一定的、对等的规模,学校专业群与企业岗位群要密切对接,校企双方的利益要均衡才能达到共赢。  相似文献   
8.
9.
以近十年为时间蓝本,从课程改革阶段论、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影响课程实施的隐性因素和课改中涌现的问题四个方面综述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研究的第三部分主要综述影响课程改革实施的隐性因素,以期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10.
加强实践教学的几点做法亢利平在成人中专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既艰巨又紧迫的任务.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改善实践教学的条件.是成人中专转变办学思想,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它直接影响着成人中专的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