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2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威配寺,与山儈飯訖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濊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此时獨坐,僮僕靜默,多思曩昔巂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輕鯈出水,白鷗矯翼,露溼青皋,麥隴朝雊:斯之  相似文献   
3.
小学社会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义务教育“六·三”制(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和“五·四”制(小学五年,初中四年)两套新教材,1990年秋季从小学,初中两个一年级开始,陆续供全国各省市部分学校试用。我区部分市、县中小学今年秋季也开始进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试验。为了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及时了解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情况,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分学科摘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     
一、指导思想 这套教材是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初审稿)编写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并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课本的编写注意吸收现行教材的合理成分,并且参照国内外编写教材的经验,有所创新;力图做到面向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难易适度,线索简明,梯度合理,易教易学。  相似文献   
5.
一、根据国家教委对《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日语高中一、二年级为必修课,高中二年级每周授课由5课时改为4课时,高中三年级改为选修课。为此,对现行《全日制中学日语教学大纲》作相应的修订。 二、《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中规定,“对1981年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的高中教学计划部分进行适当调整”。在我国,中学日语教学起步较晚,过去一  相似文献   
6.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初审稿)》(以下简称新大纲)已经由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作为编写九年义务教育试用教材和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的依据,这必将推动我国义务教育的教材建设。根据统一的教学大纲,编出满足不同需要的、风格各异的多种教材,以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需要,必将推动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这里就如何掌握大纲精神,深化教学改革的问题,谈一谈我们学习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几点认识,和老师们、同志们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教材建设事业的领导.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难起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接续探索,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完善深化,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面加强,党对教材建设事业的领导已走过了百年征程,并取得了突出成就.回溯历史可以发现:将教材建设事业作为重点关注领域,坚持党对教材建设事业领导的核心地位;着力把控教材建设的意识形态内涵,确保党对教材建设事业领导的方向引领;整体统筹教材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党对教材建设事业领导的制度安排;大力支持教材事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党对教材建设事业领导的重要保障,不仅是党领导教材建设事业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教材建设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9.
自从1981年开设思想品德课至今已经整整10年了。10年前,既没有教学大纲,也没有教材;既没有教研员,也没有专职教师,大家对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作用、基本内容和要求,以至于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基本方面都不清楚或认识不一致,课堂教学也是五花八门,有些地方甚至不上这门课。仅仅10年时间,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为了总结经验,深化改革,继续前进,在开课10周年之际,对某些问题加以适当回顾和思考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委1990年3月下发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下称《讽整意见》)规定,外语学科在高中一、二年级为必修课,高中三年级开设选修课。前两个学年的必修课时计为306,比现行教学计划在高中三个年级开设必修课减少了126课时(比原高中两个年级减少14课时)。高中三年级的外语选修课,以每周5课时计,共120课时,略多于调整前的高三课时。三年总计,调整后减少6课时。为适应《调整意见》中提出的必修和选修的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