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实训体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项目实践为导向、任务驱动式的课程实训体系架构,以期更好地指导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软件外包人才的最新现状,发现国内软件外包从业人员基本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但中高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结构不合理。由此,我们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建立了中高级外包人才培养的体系,提出了四个阶段培养方法以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为了增强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引进了数学软件Matlab。本文从两个主要方面对Matlab在电路分析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探讨:一方面,Matlab编程可以实现电路分析过程,以及结果的图形、动画甚至音效等多样表现形式,让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和新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Matlab的引进将电路分析的求解转化为数学模型,使学生能够抓住电路分析课程的重点所在,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的掌握上。课堂实际应用的同时进行了应用效果调研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引进Matlab的教学方式显著增强了电路分析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我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结合自身行业优势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探索,通过树立"服务地方、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确立"责任共担"的培养观念和"大工程观"的教育观念,依托行业优势、实施校地合作,践行"导入需求、嵌入课程、植入平台、介入培养、回归工程"的培养思路,创建了由一体化的培养体系、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多元化的培养平台、工程化的师资队伍和系统化的培养机制构成的"五化"工程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国内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运作良好的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日渐凸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解决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实现人才培养与学生全面发展、经济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需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改善人才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地方高校主动布局未来产业领域的工程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已成为地方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理念分歧下产生的"鸿沟"、利益分配上的不均衡、资源上的匮乏及整合力度不够、缺乏创新变革的失效制度,致使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步履维艰。根据"产教融合"的内涵和特征,研究制约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原因,探索构建基于"理念共识、利益共赢、资源共享和制度共建"的产教融合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7.
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形势下,特色专业建设不仅是提高专业自身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求得生存和获得持续竞争力以及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通过调查研究部分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状况可以看出,高校应通过发挥学科优势、突出专业特色、深化内涵建设和强化建设管理四条路径来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8.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和纽带。苏州科技学院经过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导入需求、嵌入课程、植入平台、介入培养、回归工程"的实践教学体系重构基本思路,建立了涵盖内容体系、方法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四个方面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Berkeley DB的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嵌入式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的实际需求之后,提出了基于嵌入式数据库的应用系统架构方案。通过对嵌入式数据库Berkely DB在S3C44BOX和μClinux环境下的使用方法介绍,结合实例说明了嵌入式数据库在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