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清代贵州民族地区农产品的加工与储藏技术较中原地区粗糙,发展相对缓慢,但在长期的区域生境与文化迫力的影响下,形成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
科举制度曾是维系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也曾一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在长时间的存在过程中维持不变,弊端百出,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人才枯竭,国势衰微,统治出现危机。在近代西方先进文明的冲击和有识之士强烈的要求下,清王朝最终将其废除。  相似文献   
3.
清代“改土归流”后,贵州封建领主制进一步瓦解,封闭半封闭的贵州社会逐渐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受邻省商品经济的影响特别是英、法等国增加了对贵州的商品和资本输出后,贵州社会被逐步纳入世界商品市场体系,经济作物异军突起,粮食作物开始市场化,商品性农业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
军国民教育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国民性进行改造的尝试,也是民族自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近代中国军国民教育的历史背景、国民性改造的内容及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军国民教育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国民性进行改造的尝试,也是民族自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近代中国军国民教育的历史背景、国民性改造的内容及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蔡锷是近代倡导军国民教育的肇始者.他的思想源于中国近代的民族灾难,是近代知识分子以军事救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留学期间受日本军国主义影响的结果.他在时我国传统柔性文化进行深刻反省后,强烈要求改革传统教育,发扬尚武进取思想,改变国人的贱武观念,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民众体质,以尚武为美德,以军国民为救国思想.这使人们把军国...  相似文献   
7.
清末,清政府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过来,意识到自身的弱点,于是开始向西方学习.留学渐兴,从<警钟日报>可以看出,专业已极为丰富,从单纯的学习军事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受当时各种客观条件限制,留学生主要以赴日本为主;清朝政府对留学逐渐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军国民教育思潮研究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军国民教育思潮是我国近代重要的爱国思潮之一,学术界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对其进行研究,迄今为止,学界虽然在其形成原因、思潮内容及其影响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但其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