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高校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落实“人才强国”理念,实施“人才强树战略,遵从“党管人才”原则,具体到高校人才建设中需要我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因此,必须将高层次人才建设始终置于高校人才优先发展的核心弄口主体地位。本文首先明确高层次人才建设的重要意义,继而向国内外著名大学讨教高层次人才建设的成功经验,在总结上海交通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分析并提出高校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机制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师资队伍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增强凝聚力与归属感、形成鼓励与宽容的学术环境、倡导引进来走出去的理念、建立创新型的用人制度、调整队伍结构、培育一批创新团队等六项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未来的前进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的长远发展依靠学校不断的激励,薪酬制度改革已成为今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我们不失时机推出“人才强校”的战略部署,将用人制度同分配制度改革视为学校发展的主动力,在面向海外招聘、实行教师岗位聘任制等用人制度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以分类管理,优才优酬为重点薪酬制度改革.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4.
城中旖色     
正期末考试语文考罢,我从走廊经过,听到极尖锐的声音唤我:"瑶瑶……"凭直觉,是章旖城这家伙。果然,前方闪出了一个身影,标志性的小酒窝呈现在了我眼前。人还没站定,她就开始吐苦水:"瑶瑶,我期末考作文写砸了——骗你的!"呃,这家伙,又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吓!旖城是一个皮肤白皙的姑娘,一笑,嘴边有个小酒窝,特别招人喜欢。作为班级语文课代表,每天早上的早读课,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也是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往考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常常从整个国家社会的宏观层面着眼,这里我们从微观层面入手,将视角聚焦到高校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上来,将思考点浓缩到如何为“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保障,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其创造优良的学术环境,并最终激励其产出更多的教学、科研成果的问题上来。  相似文献   
6.
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高度关注广大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发展,通过多种渠道,了解青年教师在成长的各个阶段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给予关心,提供支持,坚持“物质与精神”并重,“激励与约束’并举,“工作与生活”结合等做法。  相似文献   
7.
由于“引培用”思想认识和制度设计上的不足,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系列问题:“引进”和“培养”协同机制不完善;“两支队伍”的互补及共同提升制度设计不科学;支撑体系不健全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应从制度的科学设计和系统创新出发,科学地提升和盘活“增量”水准,优化和提振“存量”内涵,实现制度和文化凝聚高层次人才,全面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校劳动人事制度和资源配置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概述我国高校现行劳动人事制度的基本模式基础上,对上海交通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用人制度与分配制度的特点,论述了我国高校人事制度和资源配置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多渠道全方位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流的师资是一流大学的基石。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引进人才固然重要 ,但如何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开发现有人才资源 ,保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也成为上海交通大学日益关注的重点。本文重点介绍了学校近几年在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中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人事制度改革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以岗位津贴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设科学高效的岗位津贴制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整体改革的成败。本文着重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岗位津贴制度的实践探索,在简要说明其实施效果的总结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校内岗位津贴制度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