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23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笔者有幸在射阳参加了盐城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其间观摩了射阳县双语小学刘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笔者愿意与同行一起分享这节诗意的课堂所流淌的美。一、引入情境,蕴含美课始刘老师打破常规,没有使用课件,也没有使用华丽的导入语,而是选择了几组与词意境相通的词串,把学生带入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将意境深远、情意悠长的古典美蕴含在情境中。【片断一】上课伊始,屏幕上出示几组词串:金秋烟波水乡芦苇菱藕荷塘夕阳归舟渔歌枫叶灯火月光师:看到这些词语,同学们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画面?生1:这些词都与农村的生活相关。生2“:…  相似文献   
2.
李庆海  付荣玲 《陕西教育》2007,(1):53-54,61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P22—24。  相似文献   
3.
付荣玲 《天津教育》2023,(11):186-188
<正>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运算能力的素养有三种表现:一是“如何算”、二是“为什么这样算”、三是“怎样算得更好”。笔者在调研时发现,“如何算”的问题学生容易掌握,“为什么这样算”知道的不多。造成学生算理不清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让学生既知道“如何算”,又能理解“为什么这样算”,从而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呢?笔者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为例进行了教学探索。一、笔算教学算理不清的原因溯源笔算教学何以经常出现学生会算不会说或会算说不清的情况,笔者通过前测和教师访谈发现,  相似文献   
4.
1.用爱创设对话的氛围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的对话层面里,学生是对话活动的中心,追求的是师生关系的平等。我们应该用期待孩子学走路的心态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我们应该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来爱,把学生看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来爱,这种爱循乎自然,没有功利。爱在心灵,溢于眼神,融于言语。爱的课堂里充满赏识、期待和鼓励,  相似文献   
5.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虽然也参与了教学活动的交流,但这些都是围绕教师的活动而展开。学生只是一个可怜的听众,更多的是充当一个倾听者的角色。然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对话层面里,学生是对话活动的中心,追求的是师生关系的平等。有人说教师对学生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数学>四年级下册. [教学过程] 一、生活激趣引入新课 师:在我们熟悉的篮球架的图片上你能找出哪些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的: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国家为了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在教师节这一天,组织学生为老师祝贺节日,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良好的途径。通过这次中队活动,让学生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在与教师情感互动中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品德。活动准备:1.邀请学校校长、任课老师出席。2.准备给老师赠送的鲜花。3.自制“教师节日快乐卡”,提前布置学生收集赞美教师的诗句、名言,图片自选(自绘)。4.教室布置:黑板上书写“老师,祝您节日快乐”字样的美术字,并设“恩师寄语”专…  相似文献   
8.
9.
[片断一]根据算式找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依次出示11×4=449×8=721×25=2545÷9=5教师在学生说出前三个算式后,用挑战性的语气对学生说:“刚才都是根据乘法算式找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下面这道题比刚才有难度了,谁来说?”学生不服输的劲儿更大了,纷纷举起了小手。……[片断二]从几个自然数中找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师:根据算式说出谁是谁的因数或者倍数并不难,你们能从下面的几个自然数中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能。)教师随即出示下面这道题:看看下面的几个数,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2,5,12…  相似文献   
10.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片段一:“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的教学。师:几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