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美国新批评家兰色姆的文学批评理论是教育权力的话语产物。他反对传统学者脱离文本的教学和研究方法,指导学生在重视历史研究的前提下回归文本,是非形式主义的"回归文本论",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文学教育理论。他把文本分为"结构"和"肌质",两者彼此依存、交互影响,著名的"本体论批评"就是在结构之中进行肌质批评,找出诗歌言说。当下中国大学的文学教育严重脱离文本,实质上正处于美国新批评之前的历史阶段,因此补上兰色姆以及新批评这一课应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林蔚小学地处崂山腹地,居民的文化程度、家长的自我教育意识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意识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受崂山水库水资源保护的限制,当地就业岗位很少,居民只能外出打工,早出晚归的现象居多,这种地域的特殊性,深刻的影响着当地教育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细读”(Close Reading)是后辈研究者总结的美国“新批评派”的核心批评方法.考其英语原文,英国批评家瑞恰兹首先提出“Closeness of Reading”,美国批评家克林斯·布鲁克斯的表述则是“Careful Reading”.“Close Reading”可能是前两者的转述或再转述.“细读”的创造者是布鲁克斯的老师兰色姆,在美国梵特比尔大学英语系任教时,他即以此法分析文学作品.细读过程需要不停向学生提问,其主要性质是一种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方法,和英语系传统的传记研究方法相对应.布鲁克斯在梵特比尔大学和牛津大学求学期间,以细读为特色的文学教学理念和文学批评方法开始成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