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该文立足高职特点及培养目标。分析了高职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英语教材改革应遵循基础知识与科技英语并重,专业知识与实践相辅相成的指导思想,强调高职荚语教材应突出职业性、实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蝇王》(1954)是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的成名作及代表作。它一问世,以其“优美的笔法,悲观而富挑衅性……生动而感人……隽永而绝望”的风格,“令人信服又时常带有恐惧色彩”的笔调,被M·F·福斯特称为当年的“杰出小说”。因为“它不仅是一部一流的历险故事,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寓言”。《蝇王》不仅风格“隽永”,故事“惊险”,而且寓意深刻,主题严肃。该作品的主题(黑暗的心灵)不仅是作者心态的表露,更是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对人类、对人性、对社会的悲观绝望心情,以及对人类前途的担忧和恐惧的心理反应。《蝇…  相似文献   
3.
代树兰 《东南传播》2010,(11):87-89
纵观英国广播业的发展史,它经历了成立伊始的教育启蒙与追求娱乐、公平公正与政府禁令,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家庭活动的核心、政府控制与准确报道、国家认同与英国美德,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留下的难以磨灭的记忆与战后美好的憧憬、审查制度与通俗化趋势等发展历程。本文以《英国大众传播史》为蓝本,对二战之前大众传播背景下的英国广播业发展过程中的话语变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代树兰 《天中学刊》1999,14(1):86-88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只能在人类社会中存在。脱离了某一特定社会,脱离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史,语言就无从谈起。只有密切地联系社会历史、密切联系创造和使用这一语言的民族的历史,去进行研究,才能真正了解这一语言。本文拟对英语中的方言和俚语现象及其产生根源作一点研究,供同仁参考。一、方言的产生及其派别英国语言的历史起源于第五世纪中叶朱特人、撒克逊及盎格鲁人的入侵。最先入侵的朱特人,他们占领的地区最小,主要是在肯特(K。nt)及威特岛(I。ieofWigth)。撒克逊人实际上占领了泰晤士河以南的全部地区,除去朱特人所…  相似文献   
5.
代树兰 《宁夏教育》2013,(2):40-I0001
随着现代互联网及其他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唯印刷媒介是读”的读写能力观已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因而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包括互联网及其他信息与传播技术运用在内的政策举措,为学校提供新的信息与交流技术,以确保学生高水平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6.
所谓的元语用学是对语用学研究自身的考察、审视和反思,是对语用学研究中方法论和理论体系建构问题的思考。在语用学发展日趋成熟的过程中,对其理论基础、研究对象、语用原则及其解释力等进行反思、审视,有利于语用学的健康发展。然而,从科学分类的角度看,似没有必要建立语用学的元学科,元语用学的相关研究内容可归于语用学本身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