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仲伟贵 《化学教学》2007,(11):27-28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它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它要求我们的教学不只是传承课程知识,还要进行课程创生和开发,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不断生成、师生知、情、意不断生长的过程.为了使这一理念科学有效地实施,在日常化学课程教学中可以采取创设活动、注重体验、拓展教材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化学教育中有效渗透和应用绿色化学理念,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绿色化学理念应用的紧迫感、当前在课堂教学以及引导学生利用绿色理念开展生活化实践三方面,对当前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渗透和应用绿色化学理念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一直是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如何将研究性学习理念、观点运用于教学实践,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急需化学教育研究的深入探讨。基于此,笔者在研究性学习理念的指引下,依据创设情境—假设、活动探究—总结、评价—迁移练习的新课程理念,设计了"金属 Na 与 Cu-SO_4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实验探究活动,教学中取得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不同的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教学过程由原来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逐渐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转变,也就是说教学过程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知识,发展潜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凭借教材,通过识字、阅读、作文和课外语文活动,使儿童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文章乃至文学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材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生活、人物形象的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途径主要有:钻研教材发掘美、导入情境体会美、想象意境体验美、品词品句理解美、诵读课文抒发美、鉴赏人格塑造美、课外阅读欣赏美。  相似文献   
6.
7.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必修课程。这一新课程的实施,难点在农村,关键是普及。因此,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必须充分发挥对所辖村小的管理和指导作用,在“以中心校带村小、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上作好文章。多年来,赣榆县石桥镇中心小学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学习品质”是指个体在学习行为中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以及学习的意志品质等,其中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是学习品质的核心。本文拟对“学习品质中的习惯与方法的培养”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一、课程——教学事件的展开 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将所有构成教学的事件称为教学事件。教学事件是一个个教学活动及其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教学事件的展开恰恰就是课程的实施。构成教学事件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说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依托教材与教学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这种教学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型教学环境中进行的。比如:在讲授初中化学“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这一部分时,教材本身只是介绍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水与工农业的关系、水污染及其水资源保护等知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