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任元举 《文教资料》2013,(23):120-121
姓氏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源远流长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安排了这样一项活动,以“说名道姓”为话题展开学习、调查研究,旨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队员自我认同和尊重他人.  相似文献   
2.
3.
对高中语文传统篇目《孔雀东南飞 (并序 )》中“①媒人去数日 ,②寻遣丞请还 ,③说有兰家女 ,④承籍有宦官”这四句诗 ,课文注释说 :“这里可能有脱漏或错误 ,因此这四句没法解释清楚。有人认为‘说有兰家女 ,承籍有宦官’。两句当在‘阿母谢媒人’之后 ,是阿母辞谢媒人的话。意思是说有兰家之女 ,出身于做官人家 ,可配太守之子 ,而自己的女儿出身微贱 ,不能相配。但这两句后边 ,恐仍有脱漏之句。”笔者认为该节诗文不存在上述的脱漏现象 ,更不能把“说有兰家女 ,承籍有宦官”句移到“阿母谢媒人”之后。要正确理解该节诗文 ,必须理清其表述…  相似文献   
4.
正"让童心插上体验的翅膀,在关爱的蓝天下飞翔。"现在,培养儿童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发展的健全人格,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少先队可以结合重大节日、各科教学、开展爱心体验教育活动,在体验中净化心灵,悟出自我价值的真谛,感悟人与自我的关系,使队员养成伙伴关爱、助人互助的良好习惯,促进其相应的健康人格的发展,为队员的进一步成长奠定基础。如开学两周,班上最小的学生因急性阑尾炎做手术住进了医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具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兴趣的激发、巩固和提高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引导学生就所学文本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课本选文《训俭示康》中有句云:“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吾记天圣中先公为郡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对引文中的“乳儿”,课本注为“吃奶的婴儿”,而“先公”,与课本配套的《教参》则明白无误地释为“我的父亲”,这些都是常识性错误。 先说“乳儿”。《现代汉语词典》释“乳儿”为“以乳汁为主要食物的小儿,通常指周岁以下的婴儿”。《汉语大字典》“婴”字第七义,释“婴儿”为初生的小孩。《现代汉语词典》释“婴儿”为“不满一岁的小孩儿”。据此,当时的司马光应是不满周岁的小孩,怎能将长者所加的“金银华美之服”“羞赧弃去之”?再说,训“乳儿”为“婴儿”,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具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 ,学生研究性学习兴趣的激发、巩固和提高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培养。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引导学生就所学文本进行再认识。在教学司马光《训俭示康》一文时 ,笔者引导学生讨沦文中“乳儿”一词的含义。告诉学生 ,《现代汉语词典》释“乳儿”为“以乳汁作为主要食物的小儿 ,通常指周岁以下的婴儿” ,这与课本注释“乳儿 ,吃奶的婴儿”是一致的。但是 ,“周岁以下”“尚在吃奶的婴儿”能将长者所加“金银华荚之服弃去之”吗 ?经过思考 ,不少学生认为司马光是在有意夸饰自己。对此 ,笔者没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