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绘画理论来观照<陌上桑>,很容易发现创作者对故事母题的改造颇有艺术功力情节改造显出诗歌主题的丰富内涵;人物身份的模糊化处理使其超越了传统的道德形象而成为一个审美形象,这是自觉的独创意识与不自觉的审美意识相互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高师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策略,首先应从传统的单一讲授法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教学模式:以有力的保障措施使学生从多读多写到会读会写;通过多种形式的体验教学法提升学生的人文品味;注重学科教学过程中的职业教育化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就爱情的本质而言,宝玉之爱黛玉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爱情:一方面由于宝玉"爱博而心劳"的本性,使他对黛玉的感情与对其他女孩的爱相比,只是程度的不同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另一方面,宝玉对黛玉的有爱无性、完全超出生理层面之上的精神依赖,说明宝玉对黛玉的爱已经偏离了爱情的航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