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隔皮猜蛋     
今天上午,来我家走亲戚的聪聪姐姐教我们做实验。她拿了两个鸡蛋放在桌子上。问:“你们能分辨出哪个是熟的,哪个是生的吗?”这么简单的问题,谁不会?我接过鸡蛋,反复端详,一样都是黄皮的,大小也差不多,我想  相似文献   
2.
看瓜奇遇     
插队学圃鞍山下,小驴提水浇菜瓜。满眼罩缘看不够,晓来畦边数新芽。这是当年我在插队时写的一首小诗。每当我想起它,就不禁想起在某国劳动时的情景和那次看瓜的奇遇。1968年,我和同学们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到内蒙古凉城县鞍子山下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插队务农。大概是由于我老实肯干吧,夏锄之后,大田的农活暂告一段,队里管某国的姚老汉便点名让我去菜园帮忙。我们村的莱地就在鞍子山下,北面种十几亩白菜、萝卜等蔬菜,南面种了几亩西瓜。每天我跟姚老汉松土,整畦,播种,锄草,用一头小毛驴从井中提水浇地—…·虽说辛苦…  相似文献   
3.
隔皮猜蛋     
今天上午,来我家走亲戚的聪聪姐姐教我们做实验。实验一开始,姐姐拿了两个鸡蛋放在桌子上。奇怪,两个小小的鸡蛋能做什么实验?我和弟弟一脸迷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姐姐见状,只是微微一笑,然后一手拿着一个鸡蛋,问:"你们能分辨出哪个是熟的,  相似文献   
4.
生死关头见精神──语文教学中英雄主义的灌输天津市塘沽第一中学任宏宇教学大纲对中学语文课的教学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就是那一只蟋蟀》的解释高中语文第四册选了当代诗人流沙河的一首新诗《就是那一只蟋蟀》,书中注释[《唐风·蟋蟀》]为:《诗经·国风》中的诗篇。其中有"蟋蟀在堂,风聿共薯。今我不乐,日月共除"。这里与原文不符。《诗经·国风》中的句子应为:"蟋蟀在堂,岁章...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到了,望着校门前一辆辆送孩子的汽车,一位位充满期望眼神的家长,一个个表情肃然的学生,三十多年前我高考时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7.
8.
最近,《天津日报》载文,谈到一次对硕士生、博士生的母语测试。据说,他们的平均及格率仅为63%,其中尤以博士生最差。我不知道问题出在测试方法上,还是出在硕士生、博士生身上。但有一点是清楚的:我们的母语教学确实是少慢差费,效益很低的。据专家介绍,我们的母语教学时间之长是世界罕见的。吕叔湘老先生早在1978年就说过:“十年时间,两千七百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是“得益于课外看书”。这几句话发人深省,切中要害,即使现在看来依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