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 理清繁简轻松应对 2006年理综考题物理部分的三个大题无一例外地涉及到了运动学,其中23、25题以运动学公式为载体考察了反射、电容、电场等问题,而24题是一道纯粹的运动学题目.今年高考阅卷中笔者发现:同学们大多采用了运动学公式来解决这一题目,虽然有少数同学使用了动量定理Ft=mv2-mv1、动能定理Fs=mv22/2-mv21/2,其实这两个定理也与运动学公式at=vt-v0和v2t-v20=2as相联系.  相似文献   
2.
1 理清繁简 轻松应对 2006年理综考题物理部分的三个大题无一例外地涉及到了运动学,其中23、25题以运动学公式为载体考察了反射、电容、电场等问题,而24题是一道纯粹的运动学题目。今年高考阅卷  相似文献   
3.
用“峰峰”相遇、“谷谷”相遇来解释定义振动最强点,用“峰谷”相遇来解释定义振动最弱点对记忆十分方便,但不便于理解。学生们往往会产生错误认识。如图1所示为两列波的干涉图样,A1、A2为振动最强点;B1、B2为振动最弱点。学生们往往会认为A1、A2永远处于波谷、波峰的位置。对于A1、A2之间的点C则认为其处于平衡位置不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