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基于此,"大语文教育"创新学习以课堂创新学习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沿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寓"基本素质+个性素质"于创新学习课型之中,从而使用语文教学步入素质教育的"高效率→合理负担→高质量"的良性循环佳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生因客观上的原因,在人格上更容易产生如下问题:一是对父母、家庭环境的过分依赖,排斥了自主性和创造性;二是为显示自己的独立性而产生的反抗性,排斥了与他人交往的和谐与协调;三是在过分溺爱中形成的利己性,排斥利他性;四是形成了孤独性,阻碍了对集体生活的正确参与;五是过分放任,排斥了理性。高度重视学生德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总结出适合民办学校学生人格教育的有效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