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任秀馨 《教育》2011,(2):51-51
笔者非常赞同这样一个观点:教学是一个信息输入、贮存(加工处理)、输出、反馈的可控制的密闭系统。这就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双主体性:即教师是教的主体(教材是媒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媒体)。所以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2.
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中曾提到了影响作家创作的三个要素,即种族,时代和环境。不同的要素在不同的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对于曹丕而言,建安时代的特殊的时代背景加之特定的身份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是时代创造了曹丕这个个体,同时这个个体也在以其特定的方式影响着时代,从而形成了其作品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3.
任秀馨 《教育》2011,(4):51
笔者非常赞同这样一个观点:教学是一个信息输入、贮存(加工处理)、输出、反馈的可控制的密闭系统。这就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双主体性:即教师是教的主体(教材是媒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媒体)。所以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